孙二娘统筹,从公账中抽取二百两,然后各家私账共凑出三百两,很快粮仓和粮食都到位了。其中一百两,将林家四周都建了围墙,有点象堡垒了。本身上林庄两户林姓不在一起,各依山脚,东西相对而建。
麦收过后,农家无事,各种生意依旧,林茂春节时期做的上等墨条都阴干结束,事实证明都是效果很好,上等墨条比市面上的要好很多,当然所有的墨条都运往一品阁销售。
之前,一品阁的买卖只限于登州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盖因所有的货物都是自各地批来,没有自产的产品,林荃的墨给了一品阁一个新的机遇,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叫得响的产品了。
墨汁生意,不同于砚台,虽然利润远低于砚台,价格又低,但是消耗量大,产生的流水是砚台的几百倍都有。
自林荃的墨汁运来以后,半年不到的时间,登州府城的笔墨市场已经被一品阁占据了七八成比例,一品阁的墨汁价廉质优,而且不用研墨,有很大的便利性,毕竟研墨也是一个技术活,生手很难把墨研得又亮又黑。
人都有惰性,在一品阁买了墨汁后,顺便就把其它需要的文具都买了,自二月份开始,一品阁的流水就翻了七八倍,让姜媛兴奋不已。
在书信中,对林荃也是亲昵有加,林荃也算是他所认识的男子中,文采最为出色的。自此,心中日夜都有林荃的影子,两人毕竟见得少,林荃极少到府城,距离产生美,在姜媛心目中,林荃的形象越来越完美,而林荃对姜媛的感觉也是同样。
利用这个机会,早在四月份,林荃的那些次等的墨条运到一品阁后,姜媛的经商才能开始发挥,抓紧时间在“大城市”莱州府城、黄县等地相继开了一品阁分号,同时向其它县城批发,姜媛的推进线路很怪,就是沿着登州府官道的北线推开,一直到莱州。
这也有林荃的功劳,林荃与石敬商量,借用石家布庄的影响,在这些城市的县学或者府学边上,开了文具店,连掌柜都是石敬帮忙找的。其中也有他赶海时的干兄弟,知遇庄的范会成就是姑奶奶家的后生,当然与林家没亲戚,就到了莱州,住进了石家布庄,在他的打理下,莱州一品阁比登州的销量还要高很多,更重要的是,莱州这里比登州更容易拿到其它货品,后来胶东一带一品阁的大宗货物都是从这里分发到各地,包括登州。
因为销量的增加,很多货物都有了谈判的空间,尤其大量消耗的如绵纸等,都不需要进货时付款,而是委托销售的模式,利润的空间更大了,有时候一日的流水都赶上去年最好的月份。
人间世之行路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