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大致完了,就到了相对无言的场面,林荃也受不了姜媛桃花眼不断飘来飘去的感觉,惹得心里乱糟糟的,“这姑娘不在青楼混可惜了”这句话在心里说了十几遍。一开始还能静心定气,时间长了,也受不了,有种摁倒的冲动,可惜在大庭广众之下,无奈。
就暂停了交流,自己在店里转了转,在书架处站了站。他对话本不感兴趣,一品阁关于科考的书确实丰富,店内整整一面东墙都是举业书籍,一半是十三经的注疏之类,另一半是时文,有历年各地科考优秀的文章,也有教人如何写时文的教程,不仅仅有印刷版,还有很多手抄本,那些手抄本可是了不得,都是一手小楷,不过真正好看的字也不多,胜在工整。
林荃的前世今生也都是练过书法的,自入冬以来,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握笔了,想想手痒的紧,随手拿起一支秃笔,在书上比比划划,假意为之。林荃练的是颜体,他始终认为颜体简单,笔法比较好掌握,柳体有骨但是太慢,赵体无骨,写出抑扬顿挫的感觉始终不是那个味道,当然前世他也练过柳体和赵体甚至瘦金体,能自由地切换,只是他的颜体已经出现了属于自己的变体,不是初练者,甚至比林茂他们写的都要好。
时人考取功名,确实是一个辛苦的过程,这一墙的书,虽然不用都看,但是小学工夫要有,对联会做,诗要会做,文要会做;十三经要览,五经要熟,论语孟子加一经必须精通,何为精通呢,要能学以致用,能就时事就天地大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用拓展,论孟可以说是士大夫交流的官方语言,也是官方规则。
人间世之行路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