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荃自荐成为作坊的东家,他很直白地对范景讲,你做不了东家,只能做个管理工坊的匠人。范景也没有反驳,其实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反正赚钱,怎么都行,还是表弟的儿子,不会害自己。林荃对范景的要求是技术不能藏私,有学徒要用心教。知遇庄的人拿走了绝大部分份子,也说明林家完全不在意这些作坊,在意的是销售的途径,必须让他们来销售。林瑶通过骡马店,到处寻找好的石料,控制上下游,所以也算是一桩好买卖。
我乐学堂通过林茂的介绍,比市价低好多,从登州一品斋文具店进了一大批笔墨纸。而且,一品斋也开始为知遇庄销售砚台,当然大部分的便宜砚台还是现金交货,林荃自己尝试做了几方砚台,前世的书画工夫还没有落下,看到好的材料,林荃实在不舍得暴殄天物,好好给设计一下造型,刻上有寓意的图案,写上有寓意的词,就是精品了,他把这些砚台通过罗马帮带给林茂,让他放在一品斋寄卖。
知遇庄的砚台越造越精细,材料也越来越好,胶东大地有许多山石是可以做砚的,当然比不上四大名砚,甚至不如鲁砚,但也有很好的,文登小浏山南麓的石头就是很好的代表,发墨极好,磨出的墨细且亮,林瑶托人将此山买下,也是占了一块好处。
林荃要求知遇庄多造普通砚台,不要去追求精品,毕竟是给老百姓用的,老百姓对细节的追求并不那么细致。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匠人的质量不行,会雕刻、会造型的人太少,而培养又需要时间,这也是他不让范景藏私的原因,寄希望于有高手出现吧。
当然好的材料,务必做出精品。所以,林荃也用自己的私房钱,在知遇庄建了一个专做精品的作坊,自己下料,与那些优秀的匠人分利,范景他们也很乐意合作。
某天,林瑾发现,做砚这事与自己已经没有关系了,不过他并不在意,只要有砚台用,其它的事,并不重要。砚台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墨与笔,笔不难,好的笔很贵是不假,但是便宜的也很便宜,而且笔是耐消耗品,一支十几蚊的普通笔,可以用半年,所以略过,剩下的就是墨了。
人间世之行路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