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面甲对肩膀来说太重了。”
杜文悍和唐仲叔两人在驿城中的铁匠铺里说话,两人手边的桌子上摆着布面甲、棉甲、纸铠、竹甲、曰本酮铠。
“将军,此甲虽重,但适合辽东战阵之用。”唐仲叔管理匠人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说起军备之事自然心中颇有见地,他道:“棉衣带铁佐以铆钉,即可免夏秋雨水锈蚀,又能抵御秋冬之冷风。
纸铠虽好,但制作周期长,且不耐攻城之用,若守军以火攻则士兵不得不脱下衣甲防备烧伤。
再则,布匹纸张虽贱,但熬打纸浆,备晒数月,所需看顾之人甚多。”
杜文悍闻言点点头,没有人研究,也没有需求。明朝的甲胄军备,自打有火铳开始,便再少有匠人细心琢磨。
一方面,匠户都归国家管理,工钱都被克扣了,整日打铁造甲,累得要死也没几个钱。另一方面,整个亚欧大陆,除了东方的明帝国,中亚有莫卧儿帝国,最西边还有个奥斯曼帝国,这三个大家伙凭着充足的人口和强力的后勤收拾周边哪个国家还不是手到擒来,根本也没心思钻研武备。
杜文悍随手抄起一件布面甲披在身上,这件长短及膝的单兵装备除了靠肩膀承担全部甲衣的重量以外,还用腰带束起腰身,又有一部分重量承担在腰上。杜文悍穿起全套装甲以后前后走动一番,双肩和颈部尤其不适。
这东西也多亏辽东军中大多装备长枪、长矛,挺胸突刺倒是无碍,若取刀劈砍还需要多加训练。杜文悍依次又穿戴了一番棉甲、纸铠、酮铠,情况都差不多,不过酮铠的腹部有一整块捆在腰上的铁皮,能让两臂舒适不少。
整体来看,披甲步兵就像拎着两个沉重的哑铃作战似的,不过看唐仲叔的表情,似乎也觉得这事情很正常。
一件布面甲的全套装备下来,多少得有二十公斤上下,这并非全是铁的重量,包括棉花、棉布、腰带、铆钉、皮条绳,最后才是掌心大小的铁片。如此甲胄,铁片之间还有缝隙,后金步弓手的破甲箭、抛箭依然能够造成伤害。
杜文悍的轧甲那种一个个铁片拼起来的东西实在是造价高昂,轧甲已经考虑到乘力的问题,多处扣接部位都由牛筋拉紧,绑在胸腹上。
“有没有什么办法,减轻点重量,尽量缓解双肩乘力的问题。”说起这东西,杜文悍一窍不通,但是他也知道以鞍山驿的人力,根本不可能人人都穿得上将佐级别的轧甲。
冷锻板甲胸铠,那玩意干脆想都别想,虽然胸铠设计的穹壳凸起,能够有力的阻挡羽箭、弩矢甚至是铅弹,文艺复兴之后的穹面胸铠甚至到一战还被装备给骑兵拿去冲阵。
但是这东西眼下根本造不出来。
前世杜文悍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搞钢材的老板,毕竟钢材行业是无数大佬上岸的最好途径。拿个锤子凿铁片叫冷锻,重压机凿钢锭也叫冷锻,但这俩根本不是一回事。
板甲的制造难度,在于掌握冷锻技术的同时,还要有设计乘力模具的本领,也就是说冷锻钢铁的同时打出板甲的穹壳。
大明朝的技术工人们,这块完全不过关。
“皮甲怎么样?或者链甲?”唐仲叔想了想说道:“咱们在边城内养了很多猪牛羊,宰了可以鞣制不少皮革,充实棉料,也可以用。”
“那还不如直接穿棉甲,省去鞣制皮革的功夫了。”杜文悍摆弄着棉甲说道:“头盔的事解决了吗?”
唐仲叔闻言点点头,然后转身取过来三顶头盔。一顶是类似斗笠的传统圆盔,另两个是新款式。
一顶是全覆式的头盔,若不看圆顶,完全像个倒扣的铁桶,在面部位置开了个‘T’字形开口,留出了鼻眼位置。
另一顶相同款式,唯独面部开口是‘一’字形,只留了两个眼睛的位置。
“哪个制作简单?”杜文悍摸了摸铁皮厚度,估计有两毫米左右。
“一样,都是铁水关入土模具成形。”唐仲叔看着杜文悍说道:“依我看咱们就用露出鼻子的这一款,军阵之前士卒紧张,须的呼吸通畅才是。”
大明之军权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