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袁应泰实在是太需要蒙古人的亲附了。
此时,王化贞已经屡次上书称他有扫平后金的计策,御史方震孺也从旁策应。主要观点和历史上一模一样。
第一,增加蒙古各部,特别是察哈尔蒙古的赐赏,从现在的五万两每年,涨到五十万或一百万两。王化贞称必须如此他才能说服蒙古人出兵一起攻打驻扎辽北开原、铁岭一带的后金军。
第二,他已经着部下孙得功通过蒙古人联络到了抚顺叛将李永芳。王化贞声称李永芳虽身在后金,但心向皇明,从贼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只待王师东进,李永芳便头一个反了他建州奴酋。
第三,派精兵强将泛舟东海前去朝鲜,联络朝鲜君主从后方出兵策应辽东大军行进。
综合上述三点,王化贞更是说出了历史上宁前道袁崇焕的名言,凭此可五年收复全辽。他更近一步的说道,十年即可全复奴儿干都司。
王化贞其人擅常民政,对军伍一窍不通,奈何他身后站着叶向高这尊大佬。按说他与袁应泰同属东林,他不应该在袁应泰主政辽东时,又上书言辽事。此事,皆因东林党内部也有权利斗争。
话从熊廷弼说起,熊廷弼是楚党没错,但其人胸有文韬更擅武略,常与东林党内一部分人交好。熊廷弼被东林党的一众御史扳倒以后,自有一批人对辽事有不同见解。虽然他们不知道袁应泰和王化贞都是矬子里拔大个,但在满朝都是东林党的情况下(众正盈朝),不妨碍他们自己斗自己。
就这样,王化贞的上书,在朝堂里也掀起了不小的影响。而这封上书,袁应泰也是知道的,在辽东经略眼里,分守广宁的宁前道右参议不过是个县官一样的东西。
但他依然不敢大意,袁应泰虽然是个名义上的清官,但他更是一个老练的官油子,敏感的政治嗅觉,让他对这封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的上书有些不安。他打算在秋收以后再继续他的收复抚顺、清河二地的辽东战略。
大明之军权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