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退去,东莞县城内掀起了剪除辫子的浪潮,人们又重新戴上昔日衣冠。
郑成功见县民终于除了辫子,他知道只要屡败清兵,他将会建立起难以想象的威望。
部将洪旭仍然在城墙上巡视,防止李成栋再次组织攻城。
“李成栋被击退,他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急于攻城。我猜测他会想办法从广州城调遣火炮或者其他的攻城器械再次攻打东莞县城。”
郑成功在击退李成栋第一波攻势后仍然忧心忡忡,他的兵力要比李成栋少,经不起消耗,他要尽快打败李成栋。
“主公打算如何应敌?”
“偷袭。”
“嘶……主公说的是出城偷袭李成栋的大营?”
“不错!李成栋以为我们依靠的是火器,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出城偷袭。你们从第六营、第七营各抽调出50名死士,在夜间袭击李成栋的营地,一鼓作气!”
郑成功说出偷袭李成栋营地的计划,他的部将们被他的计划所震惊。
许多南明将领听到清兵到来就落荒而逃,郑成功凭借城墙之坚固与火器之威力守城击退李成栋还在众人的预料之中,但是出城偷袭李成栋的营地却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我方新胜,无论士气还是民心皆可用,而李成栋部众被我方火炮炮击,损失惨重,他们内心惶恐,若是有一支精锐偷袭其营地,李成栋定会退避三舍。”
郑成功再三坚持奇袭,让部将们面面相觑,他们最终还是同意拼凑一支100人的死士于夜间进行袭击。折损100人还不至于影响东莞县的防务。
这一支奇袭小队由在虎门、东莞战斗中表现突出的两个漳州府人氏甘辉和陈泽担任队长,他们立下过先登之功。没有装备火绳枪和火炮的第六营、第七营还在使用冷兵器,他们也将以冷兵器的战术偷袭李成栋的大营。
一百个士卒排成了五排站在郑成功面前,等待郑成功训话。
“甘辉、陈泽,还有其他来自漳州府的义士,诸位的家乡都曾被城外的李成栋所劫掠,现在仇人就在眼前,此仇如何不报?!参与突袭存活者,赏银十两,阵亡者,只要恢复大明江山,诸位的妻儿老幼每年可从官府领取抚恤金,不用担心后事!尔等可否有信心击败李成栋?!”
“回将军话,我等必在万军中斩李成栋首级!”
甘辉、陈泽二人带头宣示,其中奇袭队的成员很多来自于陈泽带来的乡勇,其人深得自己家乡的人心,而甘辉虽然独来独往,却不畏生死,敢打敢冲。他们很快在郑成功招募而来的漳州兵之中崭露头角。
郑成功并不指望他们能够斩李成栋首级,毕竟那是演义小说里面才会发生的事情。
李成栋作为清廷的一员大将、广东提督,身边定然有许多亲兵护卫,除非是将其部众冲散,才有可能将其俘虏。仅仅100人的奇袭队还做不到将李成栋两万人彻底击溃。
入夜,老奸巨猾的李成栋仍然安排部将巡逻,不给郑成功可趁之机。
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坐在他的营帐之中,他的手中握着一卷圣贤书。他本是儒家子弟,后来成为李成栋的义子,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让他的性格充满了矛盾。
按照儒家的看法,君为臣纲,儒家正统当在明朝,背叛明朝就是违背了儒家的理论。
然而明末率先投降的读书人并不在少数,活跃抗清的是各地农民军、乡勇,就连郑成功都是大海盗的后人。
“若是联合郑成功,也许能够形成掎角之势,一呼百应,恢复旧朝。可惜义父不懂这个道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到永历皇帝也被杀害,我们这群走狗也失去了作用……”
李元胤心里盘算着如何与郑成功、永历帝联系上,他的设想是广西的永历帝、广东李成栋、福建郑成功,足以连成一片抵挡清兵,而后再号召其他降将起事,说不定大事可成,以后或许还能够从南明朝廷获得王侯之位。
不知不觉间,营地外面的夜色有了消退的迹象。不久后天色就会破晓,今夜估计没有可能遭到袭击了。
带着工业系统回南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