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笑,好久不见!我这次来余杭公干,听你哥说你回城了就和韩管家一同来接你。”说话的正是那英武青年。
他叫赵赤壁,乃是青州大将军赵破斧之子,有铁戟少将的美称,赵家和韩家是世交他自小就喜欢韩君。
韩君没有说话而是浅笑点头。即便是这样那赵赤壁就像是得到了糖的小孩子般,极为开怀。
其实他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向韩家“提亲”。
两年前韩君离开不老楼,途中遇上夷人兵乱机缘巧合之下做了府兵,两年来韩家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打听韩君的消息皆是一无所获,直到前不久聂三娘回到不老山,传来消息说找到了韩君。
于是韩家也得知了韩君将回余杭的消息。之所以韩芳等人能够及时得知韩君入城的消息,这就要得益于城门外马厩管事的功劳。
韩家是商贾世家,城外马厩都是韩家的产业,韩君的画像早就发放给了韩家所有生意的管事,故那马厩管事一发现韩君身影便飞鸽传书韩府。所以才有了韩芳率百骑出城恭迎韩君的一出。
等到韩君踏上马车,良久刘赵二人才回过神来。
赵小从:“兵哥儿你是不是早知道小白脸是女娃了?”
“兵哥儿我觉得吧!那小子也就骑的马稍微俊点,别的根本比不上你。”
“别说了!”刘义兵将手中茶杯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赵小从这才知道兵哥儿是真生气了。那个曾经被人抢去缴获的第一把夷枪,甚至被人夺去首功之时表面都很淡定的刘义兵,极为少见的失态了。
付了钱两人漫步走在余杭城的大街小巷上,余杭在当时的魏国就是繁华的代名词,商铺如云无处不是摩肩擦踵的人群,在那香浸整座城池的青楼里,无数花枝招展的女伎争相斗艳,可是这一切都提不起刘义兵的兴趣。赵小从也不敢去打扰失意的刘义兵,他们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找了家客栈。刚住下就有人找上门来,是韩府的仆役,说是韩府的老爷韩遂有请。
“兵哥儿去还是不去”?
“去,怎么不去”。去或许还能再见到她吧!
扬州之繁华不仅在于商贾之兴盛,还在于士子之风流,魏国科举士子八成出江南,江南才气半数归扬州。
那条分魏南北的横断江经流扬州段,被称做春水江,百年来无数亭台楼阁傍春水江奔流之势而建造,极有名气的有问天楼、黄鹤楼、摘星阁,更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名胜留下千古诗篇。
当然倚着名胜江景,自有不少青楼或者画舫等风月场所,古人诗云“烟花三月下扬州”,诚不欺后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到了扬州这里因为人才济济,所以此话也大打折扣,每隔几年就有一批崭新的骚客风头盖过上一批,而近三年来独领扬州风流的是三个年轻俊彦。
其一为扬州本土士族出身的荀彦远,据说夷人之乱时在军中建功此已身在京都效命靖王府;其二为北方南迁的上品氏族欧阳家的嫡长孙欧阳悝;其三为新晋上品氏族的韩家家主韩遂。
韩遂的崛起相当传奇,十六岁时父亲亡故,他开始接手韩家,初掌韩家时在其父手上家业已是濒临衰亡,就连中品氏族的品序都快保不住了,然而韩家在他掌舵之后放弃官位之争专心于商道一途,十年间韩家成为余杭甚至是扬州最大的商贾之族。
韩遂不仅经商极具天赋,而且善于笼络各方势力,十年来他将散乱不堪,为争夺利益老死不相往来江南商贾,汇聚一堂,形成了堪比当地政府的商贾势力,而在大大小小皆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中,众人莫不为其马首是瞻。
韩府如同当时所有扬州豪族一般,有着偌大的园林,占地极广,其间舞榭歌台应有尽有。
此时在家主韩遂的书房之中,身穿丝织华服的韩遂和其唯一的亲人“韩君笑”也就是刘义兵眼中的韩君谈话。
韩遂:“君笑你知道爹临终前,与我说了什么话吗?”
“君笑不知?”
兵行天下之楚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