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父子的骡马刚到杨庄,林荀带着林虎等人就已经在骡马店候着了,这次林瑶不在期间,林荀就承担了那些往来联络的事,林德润主要是在店中迎来送往。林荀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将骡子卸下,骡车换上另外一匹骡子,在夕阳下向西走去,一刻也不耽误。
林荃不会跟去的,他有制墨大业要抓紧时间进行。
姜媛和姜圣的细致讲解,让林荃对制墨的工艺更加清晰,并逐步进行工艺环节的拆分,逐渐标准化,这是工业的基本要求。
首先林荃在老宅中,和堂兄林德全一起,在自己的后院拆了小棚窑,建了一个大型的烤窑加棚窑,慢慢地烤制松香,凡是工艺,好多都有副产品,松香就是制松烟墨的副产品,但是条件控制不好的话,烤出的松香杂质多,而上等的松香呈现出金黄的透明状,没有一丝杂质。
松香可以入药,也可以做润滑剂,弦乐器中的二胡等要用到松香。收取松香的店铺主要在登莱等地,这要好好考察市场,现在的任务就是把松香造好,松烟烧好。
松烟墨的两个评价标准,一个是墨色,另外一个是粘稠度。墨色就像后世的铅笔,分H与B不同的等级,墨色也可以这样区分,本来墨色不是越黑越好,古人作画时,还是喜欢使用灰度大的墨汁。
林荃根据墨色中的灰度与黑度,将墨色固定为四个等级,由灰到黑,墨色颜色深度逐渐提升,这是市场上没有的创举,也确立了大元朝的墨品标准。
后世不是说嘛,一流企业做标准,让二流去做产品,企业如果是行业标准的话,就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墨色的黑度与亮度有一定关系,而亮度是胶的作用,通过胶的品种与比例进行控制。
但松烟本身的黑度也有极限,也就是说,再好的松烟墨加任何胶也不会达到油烟墨的黑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荃尝试着加入一些黑色染料。
这也是姜媛给的灵感,姜媛有一次穿了一件黑色的缎子外罩,那种油亮的感觉,让林荃心中突发奇想,在松烟墨中加黑色染料,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远在青州府长山县的舅舅们已经开了织染坊,家中的染料是很多的,黑色自然很多,石敬也知道所有的配比。在登州的时候,就跟石敬请教了好多,并买了一些黑色颜料原料,在登州已经试了效果,十分不错。
古代染料主要是植物和矿物染料,真的要做到成本低,还是要买制染料的原料。当然,要想买成品的黑色染料也是不可能的,大部分染坊都把配方视作自己的护城河,绝无告知外人的可能,但是石家自己就有染坊,不存在外人的问题,这对于林荃来说,这就是个小事情了。
林荃回山阴后,就着重试验各个配方以及与松烟的匹配程度,主要是染料与松烟的亲和度,有些染料有温度要求,高温与低温都不利于松烟上色,找到最佳的上色温度与浓度,破费了林荃一些工夫,所以试验还是很麻烦的。
但是,这本身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加上比例关系,就需要几何级的试验次数了。材料学就是这么繁琐,林荃有数学底子,知道如何做试验计划,如何对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就这样按照自己设计的配比计划,一点点地进行,
这个过程就像他写字一样,慢慢来,速度就会很快,当然他之前也是有一些经验和数据积累,做起来确实不慢。事实上,第三天他就配出来一种黑度极高的墨汁,并按照这个比例,制了一些墨锭,给林茂乡试的时候带上。
当然,每次测出一个好的比例,他都会做一些墨条,边试验边投产,毕竟没法把所有的比例都测完再开工,越早出产品越好,他就可以早点去见姜媛了。
不知为何,从登州府回来后,脑子里不时浮现这个登州才女的言行容貌表情,常常夜不能寐,这也算踏入相思路了。
林荃想到前世用过的一得阁墨汁,还有中性笔,钢笔等,决定还是先配方墨水,墨水毕竟比墨条减少了工艺程序,消耗得更多。不过后世在墨汁中加入了硫化黑,在现世是没有的材料,也没啥遗憾的,人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占尽。
世间路之山阴林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