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超小超大

第三百五十三章:册封 (3-1)

朝鲜国距离大明,山长水远,这时代的通讯极不发达,即便是有什么奏报,一时半会,也难说清楚。

当初文皇帝的时候,安南国有贼子作乱弑君篡位,大明朝廷居然在几年之后才察觉,若不是有安南国王子千里迢迢赶来京师哭告,可能整个大明还一直蒙在鼓里,还以为坐在安南王廷上的,仍是自己册封的国王呢。

对于大明而言,之所以能令朝鲜臣服,一方面是大明的国力远超朝鲜国,另一方面,也是文化上的影响!朝鲜国奉行事大主义,作为属国,一直没什么幺蛾子,很恭顺,另一个缘由,就在于大明的文化影响力,儒家的渗透,在朝鲜国上层,几乎和大明一般,都已书同文,他们说着同样的汉语,引用的也都是儒家的经典,他们的士族们,最骄傲之处在于,自己是所有藩国之中,汉化影响最深的属国,他们也会时不时的吟唱一首诗,若是遭遇了边境的纠纷,他们深信天朝上国会为他们做主。

因此,一个朝鲜的贵族,若是放到了大明任何一个地方,其实都与寻常的士绅不会有任何的分别。

此等文化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可是现在的国王李隆,显然有点儿脑子缺了一根弦,他对朝鲜的士族,以及儒家极为不满,厌恶到了极致,只要向大明讨到了册封他母亲的金册,一场屠杀也即将开始!

这在朝鲜国的历史上,被称之为甲子士祸,整个朝鲜国,一场灾祸已经拉开了帷幕。

而朝鲜人民也绝不知道大明被李隆所欺骗,最终朝鲜国的臣民们便自以为天朝上国站在了李隆一边,因为一旦如此,这对于无数当初忠贞于大明,以华夏为尊,死心塌地愿意尊奉大明为主的士人们而言,将是信仰的崩塌。

此时,方继藩目光幽幽,毫不犹豫地道:“殿下理应立即上奏陛下,朝廷不应该给李隆册封,还应当下旨斥责他,他的母亲乃是废妃,按照礼法,不应当追封为王太后,要狠狠申饬他的行为,与此同时,调辽东一路军马陈兵国境西侧,操演兵马。”

“这么严重?”听完方继藩的话,朱厚照有点吃惊,按着奏疏道:“可是本宫看着,这份奏疏没有丝毫的问题啊,这李隆倒也算得上是孝顺的人,其情可悯。”

方继藩心里笑,那是你不知道,这个家伙接下来会做出何等丧心病狂的事来啊。

“殿下,此事关系不小啊,殿下该立即入宫。”

朱厚照虽然觉得方继藩有点夸张了,但内心里对方继藩是很是信任的,他倒没有拒绝方继藩,而是苦笑道:“就为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事?要不你随本宫一道入宫吧。”

方继藩颔首。

…………

弘治皇帝今儿接到了一封奏报,是关乎于弹劾方继藩养猪的。

有御史认为方继藩狼子野心,猪者,朱也,虽然朝廷对猪,其实并没有太多避讳,可这方继藩不养牛,不养羊,为啥就养猪呢?

当然,这样的质疑,弘治皇帝也没有多看,御史的职责就是如此,天天得挑点儿事来骂,不找事骂还就不正常了!

刘健等人,今日来了暖阁,依旧商讨的乃是下西洋之事,花钱如流水啊,数不清的钱粮,转眼就没了,看着就心疼。

所以每一个人,都是愁眉苦脸的模样。

这时,外头有宦官小心翼翼的进来道:“禀陛下,太子殿下与新建伯求见。”

弘治皇帝沉吟着,这眼看着要过年了,难得二人居然回了京师,倒也不易。

他打起精神道:“朕了解太子,他对朕颇有几分畏惧,历来求见朕,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想来一定有要紧事要启奏。”

刘健等人都不由的微微一笑,刘健道:“陛下,太子近来长进了不少,毕竟……长大了啊,陛下岂可如此作想,太子殿下还是有孝心的。”

弘治皇帝只抿嘴一笑,不可置否,转而吩咐小宦官:“叫进来吧。”

没多久,朱厚照和方继藩便一前一后入了暖阁!

朱厚照一见弘治皇帝就直接开门见山道:“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

弘治皇帝与刘健对视一眼,刘健苦笑。

明朝败家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抗日从伪装者开始 连载中
抗日从伪装者开始
纪渡溪洋鸿
天不生我震王宇,屠戮倭寇是何人。 山河破碎谁将死,血尽扬吾中华魂。 一个字!战! --------------------- 这是一个兵王暴虐鬼子的故事。
7.8万字5个月前
抗战:无限宝箱 连载中
抗战:无限宝箱
种花主人
[[【A级签约作品:抗战:无限宝箱】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重生抗战,并带着无限宝箱系统成为了新一团的团长李云龙。面对日寇入侵,李云龙迅速扩编,训练,开办兵工厂,带领华夏走上一条强国强军的道路。……“他娘的老李!你又要干什么?”赵刚急匆匆的赶到团部。“老赵,复我河山的时候到了!”“传我命令,独立团所属十八个步兵营,三个炮兵营,装甲营,坦克营,骑兵营,突击队等迅速集结!”“违令者军法从事!
11.0万字5个月前
风起代北 连载中
风起代北
锦鲤跳跳
《魏书》:帝起代北,平大漠,破后燕,取后秦,定凉州,统一南北,柔然远遁,西域重开,九州同风,万邦来朝, 六合之内,大魏之土,北抵北海,南至崖州,东有扶桑,西涉葱岭。 同时代人的评价 崔浩:帝功盖秦皇汉武,德迈三皇五帝! 刘裕:既生裕,何生珪! 慕容垂:猘儿难与争锋也! 吴提:圣人可汗! 高琏:高句丽愿为大魏臣妾! 西方世界尊称他为万王之王,汗中之汗,祭司王
18.4万字4个月前
燕云二十八骑 连载中
燕云二十八骑
红尘羁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征虏大将军唐风,因指挥不当,致使燕州大败,全军覆没,擢削其官职封爵,贬为庶民,戍守边关,永世不得录用。钦此!” 自此边关多了一位独眼老人,每日前往后山伐木立碑,没过几年后山就变成了一座陵园。 后来,胡虏再次大举南侵,边关守将弃逃,胡人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边关万里疆土一片血红! 在一片恸哭声中,百姓呐声齐喊:“燕云二十八骑何在?” 刹那间,后山陵园里响起了金戈铁马之声!老人面前
36.0万字4个月前
战国大夫 连载中
战国大夫
东院的枣树
智朗意外穿越到春秋末期的晋国智氏,成为了一个有数千户封邑的大夫。 正值晋国四卿鼎力之际,两年后,智氏将被赵魏韩覆灭,成就三家分晋格局,战国开启。 不过,历史却因智良的到来起了改变。 掌控智氏,推动军政改革,推广新学,发展生产。智朗以智氏为根基,成就智氏代晋,开启了新的战国。
30.9万字4个月前
唐土万里 连载中
唐土万里
特别白
那年,大唐的军队向西走得很远......
131.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