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田豫敬重的冲着卢植抱拳行礼裴元心中暗叹,这就是名士的威望啊!他既能让有志之士心甘情愿的为其效力,也可以使许多边缘问题变的名正言顺起来。
如果自己能有卢植那样的名声便可以毫不费劲的拉起一支队伍来,而且还可以扛着拨乱反正的义旗安心发展实力并不怕被朝廷定性为叛党了。
正当裴元羡慕着名士的声望时卢植开口了,“老夫确实有件难事想请两位帮忙!”
可能是裴元与田豫的肺腑之言得到了卢植的认可,也可能是卢植真的找不到其他可以帮忙的人了,仅仅试探了两句后他便说出了心中难事。
“老夫想请两位助我父子逃离高干的控制!”
逃离高干的控制就是不想给袁绍当军师吗!虽然裴元早就从高干对卢植的态度里猜出了一二,可当亲耳听卢植说出来后还是觉着此事有些离奇了。
“卢中郎既然不肯去邺城,为何不直接拒绝高干的邀请那?”裴元疑惑的问道。
“邀请?呵呵,我父子当时若是不答应南下只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卢植的话再次把裴元给震惊住了,袁绍请卢植当军师难道不是想借助卢植大儒的名气来提升他的声望吗,若是用强迫的手段叫卢植去当军师肯定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除非袁绍的本意并不是要借助卢植的名气而是一开始便有着其他目的,请他做军师只不过是个掩人耳目的借口罢了。
在县府客房里卢植简单的提了一下他从洛阳逃到上谷郡的经过。
原来卢植在朝廷做尚书的时候得罪了董卓,他深知董卓的脾气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只能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涿县。
董卓嘴上答应可心中却依然记恨,于是便在城外布置了杀手,不过卢植也是小心谨慎选了小路逃离了洛阳这叫董卓安排的人扑了个空。
而卢植为了防止董卓再派人追杀便举家搬去了幽州上谷郡隐居不问世事了。
裴元对于卢植跟董卓的矛盾还是略知一二的,可田豫听到这里却有些糊涂了。
田豫一脸不明所以的问道:“咱们不是在说如何逃脱袁绍的控制吗,为何卢中郎又提起董卓来了?”
裴元一开始也对卢植的话有些迷惑不解,可当他想起董卓曾下令封袁绍为冀州牧的时候便立刻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若是在下没猜错的话,袁绍应该跟董卓有了秘议吧!”
“裴县尉果然是聪慧过人啊!”卢植赞赏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又说起了几日前好友送来的一封书信。
“我那老友在朝廷里跟董卓同殿为臣,一次不经意间发现了袁绍跟董卓的往来书信,于是便写信来提醒老夫要小心袁绍的邀请。”
在卢植好友的那封信上写到,董卓为了缓解跟袁绍的矛盾有意封赏他做冀州牧,而袁绍为了回表诚意便答应找出并控制住卢植。
卢植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决定搬去别处躲避可惜还是晚了一步被高干在半路上给截住了。
裴元听到这里只觉着袁绍打了一手的好算盘,他先邀请卢植给自己当军师从而借机提升名望,之后在悄悄将卢植送与董卓来获取朝廷授命的冀州牧官职。
只是袁绍曾经是十八路诸侯反董联盟的盟主如今却又跟董卓眉来眼去,只能感叹世事难料,而各诸侯为求壮大自己实在有些不择手段了。
另外裴元也终于明白了卢植去到袁绍那里做军师的这件事情为何会少有记载了。
按理说袁绍是汉末枭雄,卢植又是当世大儒这二人强强联手肯定得擦出火花才对,可卢植到了邺城的大半年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出彩之处且不久之后便病故了,如今在看此事确实有很多蹊跷之处。
到底帮不帮卢植逃跑那?裴元在心中快速的盘算着得失,真定县尉的上级是常山太守,张南又是袁绍的属下,所以裴元也是属于袁绍的阵营。
而他若是答应帮助卢植逃跑便要冒着得罪袁绍的危险,如果事情泄露了出去那他就再也无法在河北立足了。
汉末元行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