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吧!”铜镜前,刘琚展开双臂,由两位婢女退去湿掉的袍服,少时一件锦袍由一双温柔的双手披上,紧接着环抱住他的腰身,“玉郎,你这些时日老是忙,妾身好想你!”
刘琚回过神来,将来人拥入怀中,颔下盯着她满头的秀发,柔声道:“姝儿,这些时日委屈你了,我初领江夏,庶务缠身,待时机成熟,在江夏干出一番大业,方才风光地娶你过门。”
蔡姝的纤手拂过他的脸庞,心疼道:“玉郎,看你近来脸色不好,可是为何事烦忧?”
刘琚紧了紧环抱的双手,道:“无事,近来江南之地洪涝肆虐,太守府正在应付灾情,颇为忙碌,想来百姓今年又是歉收,我心中岂能不忧疾如焚?”
蔡姝往他怀**了拱,享受着难得的温存,小心翼翼地问道:“玉郎,要不我书信一封予父亲,让其暗中襄助?”
刘琚摇摇头道:“姝儿一片心意,我心领了,然区区小事岂敢劳烦岳父大人,我自能理会,倒是你写好家书,想来我过些时日,便要去往襄阳,正好给你捎去。”
“嗯!”
与蔡姝温存了片刻,刘琚前往议事堂,听取诸葛亮与马良关于江夏郡内的灾情安置情况,只是洪涝严重影响了今年的收成,有些地方甚至很可能颗粒无收。
为了确保这些失去家园的百姓不至于成为流民啸聚山林,刘琚还必须从仓库中调拨粮食,以维持这些灾民的基本生存。
去岁农闲之时,幸得诸葛亮洞察天机,刘琚便开始下令江夏大兴水利以备后患。
既利于多用于农田灌溉,如今因洪涝之故,对于江堤防洪便愈发重视。其实若非去年诸葛亮的提醒,只怕今年那场洪涝所造成的损失,还会更大,据说江东之地比之江夏灾情更甚。
谈过正事,诸葛亮提及新野刘皇叔遣使臣孙乾前来借粮之事,刘琚颇为吃惊,“新野若受灾,自有襄阳拨送粮草救灾,皇叔何故来我江夏借粮?”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主公有所不知,据探报得知,襄阳城也因暴雨之故,汉江倒灌入城,着实泡塌一些民居。天晴数日之后,灌入城内的水才缓缓退去,在城南留下一片狼藉,粮仓受潮,救济襄阳左近郡县已然吃紧,而军师蔡德珪更是有意为难刘皇叔,拨送一些陈粮往新野,新野此番受灾颇重,自是无力救灾,只好退而求其次往我江夏借粮,眼下孙乾正在驿馆落脚,等候主公召见。”
刘琚思忖片刻,头疼道:“来者是客,自是无置之不理之理,本将亲自接见他便是。”
“诺!”
夏口城太守府内,待婢女奉茶退下过后,刘琚正色对孙乾说道:“公佑先生,此事恐怕本将也无能为力,还请足下将此间实情回复皇叔,勿令皇叔因此事而对琚介怀,非本将不愿相助,实乃有心无力啊。”
他所言无能为力之事,乃是孙乾带来了一个刘备借粮十万石的请求,刘备如今在新野已然立足,仁义之名布于四方,暗地里收买了不少人心,而蔡瑁在拨送赈济粮草的过程中掺沙子,未尝不是刘表对刘备内心的忌惮。
而刻意的默许,刘备自是心知肚明,听取徐庶的建议,便迫不及待的让孙乾前来,试图说服刘琚借粮,赈济灾民,一来可安抚民心,二来可与刘琚结下善缘。
虽然看上去这个计划很美妙,但刘琚却没打算按照常规套路出牌,自是不会让刘备得偿所愿。
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刘琚必须与刘表保持一致的立场,一个实力膨胀的刘备明显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眼下对刘备的态度,刘琚与诸葛亮商议过后,决定保持着忽远忽近的中立态度,超然于外,借粮给刘备也不无不可,不过刘琚一向是不肯吃亏的主,岂会做这样的赔本买卖?眼下如此说,也不过是拿捏一下对方。
孙乾听了神色有些黯然,喟然长叹道:“将军今乃一方府君,拥军数万,兵精粮足,江夏向来乃荆州富庶大郡,今岁虽有洪涝之祸,然昔日黄府君积蓄颇丰,不至于连区区一些粮草难以筹措吧?”
黄祖积蓄颇丰?看来之前刘备名义上与黄祖暗中结盟,未尝不是盯上江夏这块肥肉,孰不知这些余财都是自己往后争霸天下的资本,岂能轻易予人?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