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公子且进屋叙话。”孔明见刘琚脸庞与双手冻得通红,心中说不感动都是假的。
“童儿,且多加个火盆给公子与这位壮士取暖。”
“诺。”
孔明见刘琚那扈从虎背熊腰,满脸凶相,好奇道:“敢问这位壮士乃何人?”
刘琚回道:“此乃蜀郡甘宁甘兴霸,乃我义兄,让先生见笑啦!”
孔明心中一禀,甘宁乃荆州大名鼎鼎的锦帆贼,也甘愿受其驱使,想到荆州流传着关于这位异军突起的琚公子的传闻,他心中兴趣愈浓,羽扇一挥道:“公子请入内。”
“请!”
这一刻风雪骤然停住,刘琚与孔明临窗而坐,眺望雪中寒梅,遂吩咐甘宁将好酒呈上,欲与孔明煮酒赏梅,好不逍遥!
刘琚遥指院中寒梅,笑道:“先生雅致高趣,喜爱寒梅,琚亦同,皆因其耐得住严寒,经得起风霜,能在最不可能之时,绽放花开,宛如先生此等大贤一身傲骨。”
言讫又复指着案前温酒,慷慨激昂道:“今日能与先生在此,风雪寒梅煮青酒,纵论天下与诸侯,岂不快哉?”
孔明手执羽扇拱手一礼道:“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公子枉临,今更是冒雪等候,不胜愧赧。”
“先生何必过谦?在下于鹿门学院与先生一众好友师门颇有交情,庞德公与水镜先生对孔明更是推崇备至,岂是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孔明手举酒杯,轻酌一口,淡淡道:“庞德公、水镜先生,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公子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刘琚不置可否,温酒入口,叹息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琚愚鲁而赐教。”
“愿闻公子之志。”孔明自是面色从容,问道,
刘琚屏退闲人,遂相告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琚不自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盼先生犹如久旱逢甘霖也,适才观先生堂前挂着一幅【梁父吟】,寓于自省,此番用心,琚亦深感先生大志,自黄巾之乱,天下纷乱已久,烽火不息带来民生凋敝,攻伐不休致使颠沛流离,数十年过去了,人心谁不思安?午夜梦回,多少仁人志士何曾没有升起过丝丝幻想,那盛极一时的大汉,又何时重现于世?遥想昔日我强汉盛世,威服四海,万国来朝,煌煌汉德,宣诸四方,先生祖上琅琊诸葛氏皆世代汉臣,昔日光武据河内,百战功成,终中兴汉室,琚不才,愿伏请先生出山,与我共襄大业,中兴汉室。”
孔明迟疑不语,轻摇羽扇,刘琚此人心志坚定,心思缜密,倒不失为一时人杰。
“我知先生观望犹疑,全因我年少籍籍无名,心中可曾属意刘皇叔否?”刘琚潇洒举杯遥敬道,“想必元直兄亦曾书信邀先生出山共同辅佐刘皇叔,然否?”
孔明面色风轻云淡,心中却是一惊,刘琚竟然一眼便看出了他心中的顾虑,相比之下,刘备此人枭雄之姿,海内素有仁德之名,有万余大军,同样是帝室之胄,加上好友徐庶曾书信相邀,尚在观望,而如今刘琚诚意满满,让孔明犯起了踌躇。
孔明只好羞赧道:“正是。”
“琚不才,有一言呈于尊前。”
“公子请讲。”
“素闻刘皇叔与关张二位将军桃园结义,情比金坚,而今徐元直拜为刘皇叔军师,倚为肱股之臣,若先生自往投效,可有英雄用武之地?我知先生乃管乐之才,尤胜于徐元直,在下虽屈居典农校尉,位卑言轻,不入先生法眼,却不敢妄自菲薄,昔日孙伯符以三千敝兵得周郎之助,横扫江东,成一方诸侯,若得遇先生共襄大业,何愁大业不成?”
“呵呵!素闻公子贤名,文韬武略,辩才了得,今日方知所言非虚?然而公子自问比之刘皇叔如何?”孔明羽扇一摆,盯着他诘问道,
刘琚愣神片刻,慷慨激昂道:“不如也,惟年少志高,然琚心中略有鸿图之志,兴复汉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老有所终,病有所养,壮有所用,士农工商共兴,天下免田赋,惟有我汉德盛隆,天下大同。”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