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从不歧视任何人,因此,几个朝鲜渔民也被邀请来一起吃。
厨子的手艺不错,而且对黄庆口头传授的红烧做法领悟得不错,红烧土豆和红烧海鱼都做得相当到位,一起来的人包括黄庆都吃得很香。
朝鲜渔民们就更不用说了,几十年前被倭国人祸害得稀巴烂,好不容易恢复了一些,最近这十来年又被北方的满清反复祸害掠夺,现在整个朝鲜都处于严重缺粮的状态,底层百姓几乎没有能填饱肚子的。这些渔民基本上从懂事起就没有吃过饱饭,更不用说今天这种前所未有的美味了。起先还有点战战兢兢,看着黄黄的玉米羹和红黄相间的红烧土豆以及红烧鱼,都有一些不敢下口的样子,不过长期填不饱肚子的滋味实在不好受,而且看到黄请他们都吃得津津有味的,相信至少吃了至少不会被毒死,终于有胆子大一点的开始尝试了。
这一尝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玉米羹又香又甜,一碗下去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红烧土豆又软又糯入口即化,不但好吃,而且吃了之后感觉浑身发热,一下子就将这十月份强烈的寒气驱出了体外。另外的红烧海鱼,海鱼可是渔民们一直以来的主食,几乎都吃得想吐了,但今天这群大明人却能化腐朽为神奇,把这难吃的海鱼做成了无上的美味。渔民们吃得忘乎所以,都感觉能吃到这一顿就算马上死了都心甘情愿,若不是黄庆提醒老兵翻译制止了他们,恐怕大部分渔民都会被撑死。
黄庆让翻译老兵告诉他们,一顿就撑死了划不来,只要肯做事,几乎顿顿都可以这样吃,每天三顿管饱。同时,让他们去召集认识的人来这里帮忙做工,有多少要多少,待遇就是和他们一样,一天三顿管饱。黄庆相信在这个饿肚子的时代,这一天三顿管饱的待遇应该是相当吸引人的,至于这里码头建成之后这些人怎么办,很简单,愿意跟着一起去济州岛干活的今后都会有这样的待遇,反正济州岛的建设现在还缺很多人呢,不愿意去的也不勉强,自己回去继续饿肚子吧,该怎么选择自己看着办。
不出黄庆所料,一天三顿饱饭果然对朝鲜底层百姓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渔民们下去对自己认识的人们一说,那些和渔民们一样常年食不果腹的人们纷纷踊跃前往,本来能吃饱饭就已经够让人向往了,听说吃的还是闻所未闻的美味,那还等什么,不去那不是傻了么?
轻轻松松地就招到了上百人,所有来的人在一顿饱饭之后很快就开工。干活的工具都是现成的高质量钢铁产品,这些工具一亮相就亮瞎了所有朝鲜人的眼睛,天哪!大明果然不愧天朝上国,就这些用来修个破码头的工具都这么高大上,比朝鲜军队所用的那些破铜烂铁至少好上十倍以上,有几个曾经见过满清鞑子的也觉得这些工具比鞑子的武器都要好上好多倍,难怪人家让自己干点活就能让自己一天吃三顿饱饭,看来真的很有钱,不知道码头修好之后还能不能继续有活干?如果有的话那必须得接着干啊,不然又回去饿肚子?
临时性的码头建起来也没有什么高要求,只要能停靠足够的大船,能管上一年半载就够了。因此建起来也简单,直接挖土石将靠近岸边的地方填起来,到大船能靠岸就行了。
吃了饱饭的朝鲜人在大明工匠的指导下,在饱饭的诱惑下干得格外起劲,加上高质量的工具,干活的效率非常高,第二天的时候,这次来的几条大船就顺利地靠了岸。
仅仅半个月后,一个能停靠数十艘大船的建议码头就建成了。当然,质量肯定是比济州岛的码头差了很多,但这个码头基本就是一次性的,用完了就不管了,因此,效率是第一位的,质量就不必考虑了。
临时码头建成没几天,满清探路的游骑就到了,黄庆见过八旗兵,因此游骑的身份黄庆一眼就看出来了。黄庆用铁皮喇叭将游骑叫了过来,因为满清这次主要是和黄庆这种汉人打交道,因此此次派出的游骑都是懂汉语的,黄庆表明身份之后,游骑就很坦然地过来了。
和谐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