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天津各界为黄庆举办了大规模的欢迎晚宴,文武官员,士绅豪商有点名气的基本都是参与其中,黄庆这次来的身份虽然只是个闻所未闻的水师顾问,但毕竟是皇帝十分器重的人物,不得不重视。
黄庆一点也不矫情,该吃吃该喝喝,中国人嘛,都好这口不是?其间,因为黄庆毕竟来自后世,见识自然不是在场众人能比拟的,无论是对于为官之道,还是行军打仗,以及行商之道等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无论对方是何种身份,黄庆都能与之谈笑风生,很多时候还能让对方有茅塞顿开的感觉,直呼与黄庆相见恨晚,这样一来,整个晚宴自然是宾主尽欢。
吃喝完了,正事也不能耽误,第二天黄庆就把黄蜚找来说正事了。黄蜚对黄庆的印象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不仅仅因为黄庆推荐他做了这个渤海水师的总兵,更多的是因为在黄庆身上看不到那种文人对武人天生的偏见。若是换成另一个人,作为连中三元的状元,又是皇帝最看重的红人,恐怕尾巴早就翘到天上去了。而黄庆则不一样,虽然年纪轻轻就深得皇帝器重,但是对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的架子,不论与何种身份的人都能谈得来,而且黄蜚还特意认真观察了一番,从黄庆眼里能够很明显地看到那一种真诚,绝对不是装装样子而已。总的看来就是,这样的人绝对值得投效,因此黄蜚非常愿意听候黄庆的任何差遣,听说黄庆要见他,第一时间就赶来了。
看到黄蜚来的这么快,黄庆还是感觉挺满意的,心想这人不但节操没问题,这办事的态度也挺端正的,看来今后若是有机会应该可以重用。
黄庆向黄蜚简单讲述了一下自己准备前往济州岛等地察看以及准备在济州岛搞初期建设的打算,要求他尽快准备好船只以及各种必需的物资,并招募一批工匠,毕竟自己才第一次来天津,对各方面都不清楚,当然要找黄蜚这种在这个地方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去做。
黄蜚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将黄庆吩咐的事情办好了,这效率比黄庆想象中快了不少。这办事的态度真是不错,一般情况下没个七八天恐怕是很难办好的。
事不宜迟,准备工作做完了那就该出发了,早一天上路就多一天考察的时间。
次日一大早,黄庆就坐上准备好的船只出发了,此次一同前往的总共有七条船,组成了一支不大的船队,其中包括黄庆坐的这条船在内有三条新船,另外四条船也有六七成新。七条船全都是蒸汽船,这几天都经过精心的维护,蒸汽机也进行了仔细的检修,正常情况下可以确保在途中不会出现什么故障之类的问题。
这次黄蜚也是亲自出动,贴身护卫黄庆的安全,虽然他是总兵,黄庆只是顾问,两人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严格说起来黄蜚的职位比黄庆更高,但是黄蜚完全把自己当成了黄庆的下属,一切都听从黄庆的吩咐。黄蜚之所以这样,除了他是因为黄庆的推荐而做上这个总兵的位置等等客观原因之外,他还有一种直觉,就是跟着黄庆肯定会更有前途,毕竟他现在不过三十来岁,虽然总兵的位置基本已经算是到顶了,但是除了官职之外,真正地建功立业也是他作为武官的一种本能的追求,而跟着黄庆,就感觉这种追求能成为现实。
船队出发后一直沿着海岸线前行,蒸汽船不依赖风力,风向也对航行的影响不大,加上船员们对航线也很熟悉,因此船队一直都能保持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的速度。
黄庆站在船上,用望远镜欣赏着海上和沿岸的风景,说实话,黄庆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海,虽然在南京都读了好几年书,南京离海边也就几百公里的距离,但黄庆一直舍不得抽出时间去看看大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和谐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