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圣旨后,黄庆将各种研究工作交由宋应星负责,并向他详细地解释了自己制定的各种奖励机制,要求他必须严格按照机制来办事,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克扣的行为。当然黄庆对宋应星还是很信任的,但是手下具体负责的人就不清楚了,毕竟自己制定的奖励标准非常高,谁也无法保证在巨大的诱惑之下会不会有人把持不住。
好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新来的人也基本都了解了自己的工作内容,而且这一个多月的培训之后,大多数人都对黄庆所讲的那些理论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而宋应星因为跟黄庆时间足够长,现在也将黄庆肚子里的东西学得七七八八,甚至黄庆的管理方式也学到不少,想必让他来带队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当然黄庆并没有太指望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会出多大的成果,毕竟现在绝大多数都是新人,还没有开始实践工作,短时间内出成果的概率并不大,况且自己这次离开想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仔细交代一番也就差不多了,自己最大的希望是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他们能在宋应星的带领下尽量多生产一些将来会用到各种物品。
除了科研工作,教学的问题也要交代一下,不过这些工作都是自己的老婆们在负责,这就简单多了,回家和她们仔细讨论一下就够了。重点是这一学期就快结束了,在下一学期开学时前自己也不一定能回来,因此主要就是交代关于新学期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新学期教学内容的问题。新学期的教材已经准备好了,黄庆要求老婆们自己要先尽量将教材的内容吃透,还要认真做好备课的工作,虽然现在这个学校看起来只是个草台班子,但是在工作上还是要尽量严格要求自己。
将主要的工作交代清楚,黄庆就在老婆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了南京。
这次黄庆不想将时间浪费在路上,因此选择了自己步行。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顺便看看沿途的变化。记得前年上京参加会试的时候,一路上看到的基本都是破败与荒凉,现在两年过去了,困扰大明多年的内忧外患已经基本消除,想来那样的情景应该能有所改善了吧?
一路走来,果然各处的情景有了极大的改善。与两年前看到的土地大片荒芜,各处人烟稀少的景象相比,现在水田里基本都种上了水稻,旱地里则大多都种上了玉米,而且看来涨势还不错,一路上看到的人也比两年前多了好多倍,个个看起来也是气色不错,看得出来与以往看到明显饿过饭的面孔有着天壤之别。所有一切看起来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再也不是两年前看到的那种王朝末世的景象了,看到这巨大的转变,黄庆感觉很欣慰,因为这里面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份功劳,能让自己无数的同胞过得更好,没有比这个更让人自豪的事情了。
黄庆一路上感觉没费什么劲,轻轻松松只用了三四天就到达了京城。
和一路上经过的地方一样,整个京城的面貌也呈现出一种积极向好的景象,以前城外无处不在的流民已经全部消失,那些胡乱搭建的各种帐篷自然也都清理干净了。也许是因为朝廷财政状况改善的缘故吧?外城的城门都进行了一番翻新,看起来还真有点帝国都城的样子了。
城门口把守的士兵也不再像以往一样眼光专注于搜索哪里有讹钱的目标,而是仅仅专注于自己的职责。或许以前那样做也是为生活所逼,既然朝廷发不出足额的饷银,想要正常地活下去,只能想办法搞点外快。现在每月都能拿到足额的饷银,而且还没有任何克扣,这样既然能够让一家子都正常地生活,就没有必要再去难为那些苦哈哈了,毕竟以前要搞外快的目标也只能是那些没钱没势的苦哈哈,真正有钱有势的人可不是自己能惹的起的,那样其实并没有多大搞头,还将自己军人的名声给败坏了,但那时候想的只是让自己和家人能活下去,那还管得了那么多?现在情况改善了,自然没必要去干那种生儿子没**的事。
进得城来,城里的状况也有了意料之中的变化,以前那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环境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来来往往的人群也一改多数都面带菜色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和谐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