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大明
超小超大

第一百零二章 上奏 (2-1)

满清最终选择的谈判团队主要由大贝勒代善,济尔哈朗和范文程为主,另外还有几个随行的人员。其中五十八岁的老代善为主,济尔哈朗为副,范文程主要作为参谋兼翻译,毕竟代善和济尔哈朗虽然听得懂汉语,但若是对上大明的读书人很可能讨不了好,有了范文程就不一样了。

济尔哈朗在期限内第五天就收到了沈阳方面愿意进行谈判的消息,第一时间就给了黄庆愿意谈判的回复。

黄庆和邱民仰联名上奏的关于和平解决辽东问题的建议也早就送到了北京朱由检的手上,黄庆在折子里详细地向朱由检讲述了自己的种种见解。着重介绍了倭国人可恶的德性以及狼子野心,说明那是比满清鞑子更可恶的存在。在如今满清鞑子战斗力还行的情况下,这个驱虎吞狼的办法显然是最适合不过了,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倭国这个心腹大患,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满清鞑子关在岛国这个笼子里,一举两得,顺便还可以和满清做点生意赚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黄庆还建议在大明国开发公司旗下成立一个兵工厂,专门制造新式火铳火炮,等自己回去后就可以开工制造了。这些新式火铳火炮主要用来装备大明的军队,另外也可以卖一些给征讨倭国的鞑子。而且黄庆保证满清鞑子拿到这些新式火铳火炮之后五十年内绝对仿造不出来,让朱由检尽管放心。

朱由检看完黄庆的折子,整个折子全篇都是用的大白话,所有事情的表述都非常清晰明确,让朱由检看起来很舒心,理解起来也非常容易。整个折子核心意思就是不用消耗人力财力就能迅速平定辽东,顺便还能解决倭国这个心腹大患。朱由检对倭国的观感也一直很差,现在经过黄庆的重新定位,才发现原来从嘉靖时期的倭寇肆虐,到万历年间的壬辰倭乱,这倭国人一直在不断地消耗着大明的国力啊!原来我大明落魄到如今的境地,这倭国才是首恶啊,真是该死,必须灭了它!既然如此,让鞑子和倭国这两个敌人去打生打死,最后无论谁赢,或者干脆两败俱伤,得到好处的都是大明。黄庆这厮果然不愧是状元之才,居然能想出如此两全其美的办法,真是太祖显灵,让朕得到如此大才,看来大明真的中兴有望啊!

心中有了定论,朱由检迅速召集内阁全体成员商议此事。听取了黄庆的建议,朱由检已经将周延儒召回来了,并让其重新担任了内阁首辅。

周延儒当初见到黄庆的时候,黄庆才只不过是个南直隶乡试解元,虽然当时黄庆给周延儒画的饼不小,事实上周延儒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如今才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黄庆不但连中三元,还如此迅速地取得了朱由检的信任。后来成立的那个什么大明国开发公司也果然如其所言,真的是赚大钱的生意,现在每年赚的钱基本就是上亿两了,按照黄庆当初所承诺给自己的千分之一的股份,每年躺着就能拿十万两,以现在公司发展的趋势看,以后赚的钱会更多,每年分个上百万两也不是不可能,而且股份还能传给子孙,确实算得上千秋万世的富贵了。

现在黄庆在周延儒眼里不但是皇帝面前的红人,还是自己的财神。自己虽然贵为内阁首辅,却不得不跟着黄庆的节奏去走,就算黄庆是错的,自己也得硬着头皮跟着错。反正这也没什么打紧的,因为黄庆只是让自己听从朱由检的安排行事,看上去也没有什么风险不是?

以目前的情形,黄庆,朱由检,周延儒三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自然能达到同气连枝的效果。因此,朱由检将黄庆的折子给内阁所有成员传看一遍后,听说是黄庆上的折子,周延儒只是装模作样地思考一番,就迅速附和了黄庆提出的建议。另外几位也看不出黄庆的提议有什么大毛病,毕竟壬辰倭乱也不过才过去四十来年,几人都是有些印象的,因此对于打倭国都比较支持。

这样一来,朝廷上下很快就以极高的效率通过了黄庆的驱虎吞狼之策,并迅速形成圣旨,由黄庆着手尽快操办此事。

圣旨在黄庆上奏的第十天就送到了宁远,又过了两天,满清派出的谈判代表团也到了。黄庆从来都不喜欢耽误时间,让满清代表团在宁远歇息了一晚之后,就陪着他们一起踏上了回京师的路。

和谐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开局一座陈留县 连载中
三国:开局一座陈留县
闭麦吃瓜
[[【飞卢小说网原创小说:三国:开局一座陈留县】穿越三国184年,在黄巾之乱前成为陈留县令,并得到【超级基建系统】李治励精图治,从农耕到军事,从内政到人文。他将陈留打造成儒生向往的圣地、军事重地、大汉都城。从此开启了争霸乱世的旅途。猛将入麾下,红颜身后随。多年之后,他拥有百万雄狮,无数猛将,横扫六合。……甄宓:“我愿追随夫君左右,到浪漫的土耳其……”貂蝉:“夫君,我想在莱茵河畔舞一曲。”蔡琰:“
11.2万字5个月前
春回大明朝 连载中
春回大明朝
木允锋
明末,万历年间,非造反文,但也不做忠臣,要做就做让皇帝闭嘴的权臣。 陛下但噤声,有臣在!
160.3万字4个月前
我姐姐实在太宠我了 连载中
我姐姐实在太宠我了
重楼不要粉
“我二姐是丞相之女,可出入朝堂!” “我三姐是青云门道姑,侠肝义胆!” “我四姐是昆仑镜大弟子,武艺高强!” “我五姐是惊鸿铁骑将军,统兵千万!” “我六姐是周家布坊掌舵人,富可敌国! “我七姐是江陵第一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我大姐?” “算了,不提也罢,那可是个山贼王!” 近日,荆哲在接受京州日报采访时如此说道。 记者:“荆社长,对于你几位姐姐坊间流传的宠弟狂魔称号,你怎么看?” 荆哲
251.7万字4个月前
大明建业 连载中
大明建业
三又三寿
一个是大明皇孙,一个是普通老师。两个不同时空的灵魂交融成了一个璀璨的新年代——建业。庄周梦蝶,蝶梦庄周。孰知道是谁代替了谁。
19.3万字4个月前
大周之雄风 连载中
大周之雄风
大男孩的星空
读历史,没有不为宋朝的繁盛羸弱而痛心,每次读到靖康之耻就不由得身同感受,屈辱而又无力,读到风波亭、文天祥、崖门海战,情绪低落,实在是不忍再看,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基于经济繁荣建立强大的皇朝,重现盛唐的辉煌
79.2万字4个月前
五代大枭雄 连载中
五代大枭雄
村口的石头
公元954年,天下混乱不堪,烽烟弥漫,战火连绵,赵匡胤刚刚掌管后周禁军,耶律璟正疲于应付大辽内乱,南唐李煜尚在学宫饱读诗书,后蜀孟昶每日迷醉笙歌燕舞,南汉刘晟正大肆屠戮族兄胞弟…… 就在这一年,南汉西北边陲的深山中,一个村夫自昏迷中醒来…… 这是一段鲜有人提,却掩埋了太多英雄与枭雄的历史,或许他们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命运却烙印着这个被血与火侵染灼烧的年代,当终有一日烽烟散去,是谁在谈笑间
6.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