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子口中的刘大家常年以画画为生,他的山水画称的上一绝,不过其他种类的画就多少缺点意思。
所以一开始汴京影院要他画《三少爷的剑》宣传海报时,他是拒绝的。
可架不住人家给的银子多,考虑了一番之后,还是接手了这一活计。
如今,东子掌柜又找到了自己,说要让自己再画几张画。
“又有新电影了?”
东子点点头:“东家已经拍完了,马上就要上映了。”
听到这消息,刘大家还是挺开心的,影院里所有的电影他都至少看过三遍。说实话,还真有点腻了。
“新电影叫什么?要我画什么?”
东子递给刘大家一张纸,上面是何墨用素描画的草图。
草图里,一杆旗帜擎天,旗帜下站着八个人,各个带伤。哪怕何墨素描画的随意了点,但刘大家依旧能从这幅画中感受到战争的悲壮。
死尸、残甲、断箭、折枪。
刘大家不由赞叹:“何东家这手艺,再仔细雕琢雕琢,将来也是一名画坛大师。”
最终,刘大家还是按照何墨的构思,画出了《杨家将》的宣传海报。
当刘大家落笔完成时,他不由的叹息了一声。
东子好奇的问:“刘大家,这画都画好了,为何叹息啊?”
“我叹画坛失去了一位大师。”
东子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茬,拿着刘大家的画,回去交差。
何墨看见东子的时候,眼皮不由自主的跳动了几下。他强忍着不去质问东子为什么,而是伸手接过了画。
刘大家的这幅画确实不错,但何墨还是挑出了问题。
“人的脸不够写实,笔触太少,刘大家还是老毛病。”
在《三少爷的剑》制作宣传海报时,何墨就提出这个问题,刘大家的画风和后世的海报画风差别颇大。
没想到现在还是有这样的问题。
“拿去改一下,然后就按以往的那样,贴出去。”
“行,我这就去改。”
两尺多高的宣纸,黏贴在汴京城的各个街头巷尾。无数的人围着这张纸议论纷纷,但他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汴京影院总算有新电影了。”
“杨家将?难不成说的是天波杨府?”
“不能吧,杨家有什么好拍电影的呢?”
“咱们这儿说这么多有什么用,等后天首映的时候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每一张宣纸附近,都是诸如此类的讨论,人们对新电影的期待感十足。
在《杨家将》的首映之前,还有一个人,有资格比别人提前一步观看这部电影。
那就是天波杨府的佘太君。
何墨带着方一,亲自上门去给佘太君放电影。这一次,是何墨多年以后再一次摇动手摇式放映机。
那熟悉不过的摇杆,亲切的齿轮声,以及轮转起来的节奏,都足以让何墨怀念。
记得当年他刚放幕布电影的时候,那时,洪九还偷偷跟他说过,《西厢记》是最好看的电影。
等何墨回过神来,一部《杨家将》已经放完,只剩下空白的幕布还在折射荧光。
佘太君看的格外认真,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甚至她都不敢大声喘气。
直至许久,佘太君的声音才缓缓传来。
“七子去,六子回……”
佘太君没有多说一句,只是眼角里带着泪花。她想站起来向何墨施礼,如同上一次那样。
何墨急忙搀扶住佘太君,上一次何墨就不敢受礼,这一次他更不敢。
“老太君你这是要折杀我啊,万万使不得。”
“后生,多谢你让天下人看见了我们杨家,这一礼你当得。”
“老太君,你帮我的也不少,按理来说,还得我谢谢你呢。”
…………
一老一少两个人就这么相互聊着,足足聊了半天。佘太君非要留何墨吃一顿家宴,无奈之下,何墨跟方一在杨家蹭了一顿饭。
我在北宋拍电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