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人会担心,会不会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来草市镇讨生活。
这完全是多余的担心,要知道在古代,穷苦百姓对于天灾人祸的抵抗力都是无限接近于零的。
两年前江淮的一场干旱,使得如今在庐州城外还搭着不少竹棚,过着活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而草市镇做一个小镇,人口只有几千人不到,做为一个寻常的小镇,那几千人不多不少刚刚好。
可要是把它当作一个城市的话,那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在何墨的计划中,草市镇至少要有两三万的人口,这样才能够拍摄大型的电视剧。
比如:三国演义。
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总要一步一步走。
何墨在写给狄青跟夏侯束的信里,希望他们能将那些活不下去,或者逃难的灾民和难民组织起来,眼下的草市镇正好需要这些劳动力。
绝对不是何墨嫌汴京里劳工的工钱要的太高,再说了,这些计划都已经向赵祯报备过,所以何墨心安理得准备接受人口。
何墨在信中写过这么一句话:只要将人送过来,安排住宿,包吃包住,每个月还给一百文工钱。
这等好事在庐州城都不太有,更别说远在边疆的穷苦百姓了。
狄青当即拍板,让手下的兵卒将五十个逃难的百姓送往草市镇。
当然了,狄青肯这么爽快,最主要的面子还是范仲淹给落了个章。
要知道有这个章跟没这个章,区别可大发了。这来回的费用跟干粮可都是狄青自己掏出来的,要不是范仲淹的章,谁会自己倒贴钱给何墨送人。
夏侯束的回信来的比狄青的晚一些些,不过他也答应了何墨的要求,这样一来何墨总算能从汴京城中高昂的人工费用中脱身。
男工两贯半一个月,女工一贯半一个月,而且吃住都在草市镇,这几个月来那银子就好比流水,哗啦啦啦的眨眼就没了。
不过花钱也有花钱的好处。
正因为何墨肯花钱,所以才能在半年之内建好了那么多的基础设施。
有些房子何墨还抄袭了后世的上下铺,不得不说,一个房间,八个人,没问题。
这样的设计让人折服,就连贺木匠看见成品的时候,还特意问过何墨是哪位高人出的主意。
在确认了三遍何墨没有往自己脸上贴金之后,贺木匠毫不吝啬夸赞之词,直言何墨的奇思妙想。
草市镇影视城的建筑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赵祯时不时的宣何墨觐见,问着何墨草市镇的进度,何墨的日子又归于平静。
无非就是从草市镇到白虎桥之间两点一线,偶尔还去一趟影院,问问东子跟大嘴,最近影院的状况。
…………
影院能有什么状况,有他东子看着,什么事都能摆平了。
东子最近很是得意,如今的汴京影院算是比樊楼还要出名,他做为影院的大厅管事,别人见面都要尊称他一声:“章掌柜。”
东子姓章,打小别人一直喊他东子东子的,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的大名——章东。
也就是一声声的章掌柜可把东子给美的不行。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不止是事业上的丰收,东子最近还认识了一位红颜知己,可以说爱情事业双丰收,意气风发正少年。
就好比此时此刻的东子正在享受着二人世界的温存,不过这地点有些特殊……是一处赌坊。
赌坊名叫聚宝斋,是汴京之内数一数二的赌场。
聚宝斋可不是一般赌坊,一大桌子上放着赌具,然后里里外外围着好几层的人,黑压压的一片,又臭又脏。
俗,俗不可耐。
聚宝斋环境优雅,庭院内还有山石小溪,花鸟鱼虫,要不是屋里摆着的色子跟牌码,没有人会认为这里是个赌坊。
聚宝斋的赌徒们也跟市井上的大不一样,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翠玉扳指,坐的是蒲团玉席。
店里面还有各色的小吃瓜果,如果你需要,只用跟伙计打声招呼,就会有人送到你的面前。
“东哥,奴想吃这个嘛~。”
我在北宋拍电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