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何墨这次的庆功宴办的很成功,至少那些戏子们对何墨是死心塌地了。
就连萧洪古在晚宴结束后,都跑过来想要把钱退给何墨,这钱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多了。一伙人劝了好半天,才让萧洪古安心收下。
今天这一场庆功宴,除了萧洪古的五百贯以外,何墨还给出去了至少三千多贯,洪九是管账的,她最清楚今晚的开销了,不免有些心疼。
“都给了那么厚的工钱了,怎么杀青了还要给红包呢。”
杀青这个词是何墨说出口的,大家有样学样,也都喊上了。
“不一样,”何墨今晚被灌了一晚上酒,好在萧洪古挺身而出,替何墨挡了不少酒,硬生生地喝下去两大缸,否则何墨现在早趴下了:“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演戏不丢人,当演员不丢人,能赚钱养家糊口。”
何墨借着酒劲,朝洪九吐露着心声:“总有一天,我要让大宋的子民都能看见我的电影,也总有一天,我要让认真演戏的人能自豪的说一句,我是个演员。”
其实何墨不知道,电视机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青州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让我们暂时将视线转到青州来。
昌贺来是个地地道道的青州人氏,家中祖祖辈辈都是石匠,到了自己这一辈,家中也算是有点小积蓄,他父亲就托了点关系,把他安排成了一位守卫城门的武卒。
别看这武卒是下贱职业,而且每日就是在城门口收钱放行,但这年月有钱就是实在,哪里还管得着下贱不下贱。
“昌哥,夏大人到底赏了你多少钱?”一同看守城门的兄弟贱兮兮的问道。
要说起夏竦夏大人,昌贺来不得不提,那位大人可是他命中的贵人。
记得那天应该是十四,自己正跟路上的小摊主抱怨这青州南北二城内水道狭拢却不设桥,非要人绕上好几里地,这不是折腾人吗?
夏大人在一旁听的真切,后来真的命人修建了一座石桥,而且还是让昌贺来主管这一事。
昌贺来也没让夏竦失望,自家兄弟一齐出力,不下两个月就修建完成,夏竦还给起了个名字叫做:南阳桥。
最近夏大人又从汴京运来了一样东西,听闻是什么电视来着,特别新奇的物件。夏大人宝贝的很,自己去交差的那天也只远远看过一眼。
我在北宋拍电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