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触景生情,那姑娘见这一幕哭的越发凄凉。
“秋凤,别哭了,这都是戏。”秦姑娘也安慰道:“苦日子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秋凤确实是个苦命的人,小时候被自己的娘亲手送进了樊楼,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樊楼里的姑娘们,又有哪一个不是苦命人呢?
戏外,秋凤正止住了眼泪,轻声的抽泣着;戏里,剧中的小豆子一气之下烧了艳红给他的唯一一件衣裳。
“他怎么能烧呢?那是他娘给他的啊……呜呜呜……”
得,刚刚止住的泪水又一次爆发出来,连带着惹起不少人也一同抽泣。
小豆子的遭遇实在令人唏嘘,梨园行里的一切都让人同情。哪怕就是小癞子整天没个正行,心心念念的就是一串糖葫芦,唆使小豆子一起逃出梨园,嘴里还还不干不净的自称着‘朕’。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嘴里塞满了糖葫芦上吊在梨园行的时候,台下的观众都是一片唏嘘之声。
“可怜啊。”
赵祯看见这一幕也是摇头叹息着说了句可怜,至于赵祯这个皇帝会不会介意电影中小癞子自称‘朕’,何墨从来没有去想过,也不会去在意。
虽说赵祯谈不上什么千古一帝,但也是仁字为谥号的皇帝,为人心胸不可能那么狭隘,去跟一个没见过世面,毛都没长齐的孩童计较。
也确实,赵祯对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癞子更多的是同情。
“唉,看来这戏子勾当也是不易。”
小癞子的作用更多的是给人带来一声叹息,叹息声停了,那他的作用也到此为止了。
随着故事的进展,观众们的注意力又放在了小豆子的身上。
那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被梨园行的先生责罚了无数遍依旧不会,拖拖拉拉的还是那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
直至最后关头,小石头拿着烟杆往小豆子的嘴里捅才使得他开了窍,流着鲜血念出的那句对白,多多少少令人心疼。
我在北宋拍电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