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两人便也就这么在书肆的前堂中闲聊了起来,却是发现两人的性格、爱好竟是颇为接近,当下也是越聊越投机起来。
倒颇有点相逢恨晚的感觉。
意外收获了这么一个好友,连带着柏文心中的沮丧,甚至都消散了几分。
而到最终,眼看着天色愈发晚了,为了避免家人担心,柏文当即便要起身告辞。
不料那郑徽见状,却是忽然自怀中取出了一张名刺,当下递了过来。
所谓名刺,也就是名片了。
只不过在当下,名刺这种东西,却通常是官员之间投献时才会用到。
见柏文目光有些古怪,郑徽当下便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
“我在邺城大学中就读了快两年,眼下据离结业也却只剩数月,届时便要去谋一任吏员的差事,所以近来为了寻到一个较好的职务,都是随身带一份名刺以作备用。”
“而这份名刺上面,便写了我眼下在邺城中的住址,短期内都不会变更,贤弟将来需要时,便可以凭此来找我。”
听郑徽这么说,柏文当下却不由疑惑道:
“美常兄既然是荥阳郑氏出身,世家大族子弟,莫非还需要自己去谋一份吏员的差事么?”
郑徽听完后,却是忍不住摇头,感叹道:“我虽是所谓的荥阳郑氏子弟,但却是旁系远支,同主房那边隔了不知道多少代了。”
“若非我还有个近亲叔父,在邺城大学中当博士,算是略有些名望,怕是主房那边连我荥阳郑氏族人的身份,都不会承认的!”
“所以我虽然算是荥阳郑氏的一员,可除了能顶着这个名头行事外,却是很难再从族中获得多少助力了!”
听闻如荥阳郑氏这等世家大族中,族人们之间竟如此疏远和绝情,柏文当下也是不由感慨,毕竟柏家眼下也不过就兄弟三人而已,甚至连亲戚都很少。
不过一想到自家的亲戚,柏文却是心中一动,忽然想起了什么,略一犹豫后,便对郑徽道:
“其实我有个舅父,名叫王明,乃是眼下的邺城县尉,起初也是从一届市吏做起来的,甚至也同样曾就读于邺城大学,想必这方面经验十分丰富。”
“而美常兄若是需要的话,我却能将你引荐给我那位舅父!”
我在燕朝当祖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