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而神圣的九霄万福宫大殿之内,氤氲的香火焚烧中,竖立着几尊庄严的神像。
叶凝跟着王知远踏入大殿之后,首先就给几尊庄严的神像了一柱香,躬身一礼,随后方才坐到了王知远身前的蒲团。
“青玄你可知。”稍稍沉默了片刻之后,王知远率先开口道,“二十年前,我在扬州之时,曾与还是晋王的当今圣有过一段缘法。
前些日子,他曾派人前来请我,让我去见他,我却故意以闭关之称,拒绝了他。”
叶凝眉头微微一挑,“师兄既是早年与圣有旧,想来应该不大在意圣的出身,如今他登基做了九五之位,欲与师兄再见,这应该是好事才对,不知师兄为何拒绝?”
“你小子何必故作不知。”王知远笑了笑,非常坦诚的道,“我曾听说你前些日子入宫见过当今,相信他身的毛病,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唉……若不能尽早消除此厄,不但是圣,便是大隋也有祸矣!”
“师兄何出此言?我楼观颇善望气之法,虽知圣命中有一大劫,可能损及大隋气运,却不知何起何从,还望师兄不吝指点!”
叶凝一脸懵逼的抬头望着王知远,声音急切的说道。
王知远神色不变,心中却是暗自骂了一声小狐狸,当下神色微微一肃,“青玄,我与你一见便觉有缘,师兄也不瞒你,不但是师兄,就是佛道两门高人大多都是如此认为的。
大隋之国力在历朝历代都算得是前列,而杨广也是史少有的有为之君,开创科举,外破突厥,征灭土谷浑,文治武功样样不差,雄心与气魄不下秦皇汉武。”
王知远顿了顿,见得叶凝只是连连点头和一脸渴望求知的样子,顿时不由一僵,当下顿了顿,方才继续道。
“可惜的是,他不但英明而且野望太大,要做超越三皇五帝之君,步子跨的太大,却又不知民间疾苦啊!”
“青玄你又不是不知道,若他不能解决功法之弊,必然寿不久矣!可杨广有自己的目标,因为命不久矣,故而愈发急切。
大运河之事本是功在千秋之伟业,可是那又岂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完成的事情?文压秦皇,武盖汉武……常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事情,他要在短短几年内做好,怎么能不出毛病?”
此时此刻,看着炯炯有神的盯着自己的王知远,叶凝神色自然的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接过了话题:
“陛下的本意是好的,只可惜因为寿数的原因,不得不过于急功近利。唉,大隋得国本就不正,四大门阀未必是真心臣服。
科举之制又损坏了天下士族的利益,如此一来,陛下同时失去百姓与士族之拥戴……此乃取祸之道也,陛下却犹未自知!唉……”
见得叶凝说来说去,总是避实就虚、不谈重点,王知远暗骂一声滑头,当下道:“师弟你说的对,如今借着前朝留下来的底子,国势尚能不出问题,可若一旦有变,
就比如现在圣已经开始筹谋的、百万大军亲讨高句丽之事出问题,大隋帝国之土崩瓦解,可能不过转眼啊!我等宗门传承千古,师门之恩,山高海厚,又岂能为大隋陪葬?!”
说到这里,看着王知远那感情真挚的双眼,显然是发自心底之话,便是叶凝也不由为王知远的眼界而震撼,若非是历史中有所记载,他几乎要怀疑这个家伙也是个穿越客了!
难怪这个家伙不但能够在隋朝早早投资杨广得利,而随后在隋唐之争时,茅山所付出的代价虽远不及楼观之重,
可在李唐三百年里,他却能先后得到李渊和李世民的信重!
要知道,在李唐开国初期,楼观道之势最为显赫,可茅山却并不逊色多少,一直人才辈出,甚至在李唐中后期一举成为道门之首,压过楼观道、天师道等等,一直连绵后世啊!
此人之智慧,着实不可小觑!
“师兄既然不想与杨广多有牵扯且认定大隋必亡,那么想必心中已然有所抉择,自古以来乱世都是道统之争最为激烈的时候。
太上镜之映照诸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