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魏圭,文业安的进度快了一大截。
魏圭的性格不行,能力确是实打实的。文业安不让他去找人,这个他也做不来,跟人说不了几句就能把人气死。文业安让魏圭做的,就是把《技艺杂志创办的事情宣传出去。
登报是极好的方法,魏圭在《大明日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对朱允炆歌功颂德了一番,表示《技艺杂志就要创办了,是在皇上的亲自指导下创办的,得到了皇上的大力支持。凡是与手工艺相关的文章都可以投给杂志社,被录用后就能得到十两银子。
皇上会随时关注文章的发表情况,若是皇上对哪篇文章感兴趣,甚至可能会亲自召见作者,进入官场,从此一飞冲天。
只要工匠写的文章是与技艺相关的,只要投给《技艺杂志,就能够取消匠籍,归入民籍,不论文章的质量如何,也不管是否被录用。这个当然是朱允炆决定的,其他人没这个权力。
朱允炆当然可以直接颁布诏令取消匠籍,但也要考虑全大明的情况。朱允炆摸不清取消匠籍以后会引发什么骚乱,产生什么影响,所以只能一点一点的力所能及的取消。
整篇文章都是在宣传朱允炆的英明伟大,以及对《技艺杂志的关注,就是为了吸引人眼球。
除了发报纸,魏圭还雇人去工匠聚集的地方宣传《技艺杂志对工匠的改变,毕竟很多工匠生活圈子狭窄,不识字,并不会去读报纸。
魏圭的宣传是卓有成效的,这一段时间,天天有工匠到杂志社问《技艺什么时候创办。
文业安既感到有成就感又觉得苦恼,成就感是因为不用担心创刊后没有文章可刊了,苦恼的是现在的评议人还没有找到几个。
要使发表出来的文章具有权威性,就必须至少五个评议人审议这篇文章,这五个人必须全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而且知识水平还不能太低,最起码也得是和作者同一个水平的,这样审出来的文章才不至于被人诟病。
现在的问题是,文业安找不到那么多有水平的工匠。
工部的工匠成千上万,但大多数都不识字,没法做评议人,有水平的已经全让文业安找来了,也就几十个左右。但分散到不同的领域,人数还是不够。
“允玉,你说评议人的事怎么办?”文业安已经考虑了好几天了,仍然没有好办法。
“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我的事情已经办完了。”魏圭呛了文业安一句,“你自己考虑去吧。”
文业安再看向那两个主事。
两个主事同时摇了摇头,表示他们也没有办法。
“唉。我去问问阁老吧。”文业安一看不能指望他们,只好去向上级请教。
到了工部,结果发现严震直不在,去开内阁会议去了,那里可不是文业安这种小喽啰能进的地方。
而且内阁会议一开,最少也是半天。文业安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工部等着。
“哟,这不是业安吗?不是忙你的杂志,怎么跑到工部来了?”
文业安一听这声音就是到那个讨厌的人又来了,这人也是一个工部员外郎,叫付邦,营缮清吏司的,和文业安一起担任的员外郎。
因为会试时候的一点破事,本来两人就不对付,结果一同进了工部,升级速度都是一样的,然后两人就越看对方越不顺眼。在文业安得到重用以后,付邦更是嫉妒的发狂,看见了就冷嘲热讽一番。
“是啊,《技艺可是皇帝陛下亲自吩咐我做的,当然要随时向阁老请教,汇报进度。好让皇上知道,我可不是尸位素餐之人。”文业安回了一句。
“你说谁尸位素餐呢?要不是你运气好,这杂志的创办哪轮得到你。”付邦眼睛瞪得大大的,就快凸出来了。
“没办法,就是运气好,唉,你说这可怎么办。”文业安看到付邦生气就觉得开心。
“你!”
“你们在干什么呢?”工部侍郎练子宁从外面走进来,看见了文业安和付邦。
“你们俩又吵起来了?”他们俩的破事练子宁也知道,应该说整个工部都知道,但不知为何,严阁老就是不把他们分开。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