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府的就先不用动了。不过朕发明的沙发之类的技术可以交给工部来做。”朱允炆现在寻常时候都是坐沙发,在内阁会议室也是。而且这松软舒适的椅子已经传到了各大臣贵族府里去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朱允炆管这叫沙发这么奇怪的词,但既然是皇帝的叫法,他们也都跟着,如今沙发之名风靡应天府。
“地方政府掌管的工场可以全都向公众开放,至于,工部和户部,你们认为呢?”朱允炆问的是工部尚书严震直和户部尚书郁新。
“不知盐铁之事陛下如何安排?”工部尚书首先问了这两个。
盐铁官营自汉朝起开始,从此就是朝廷严格把控的部门,一直到二十一世纪,除了极少数的时间里钢铁允许私营。
“严爱卿的意见呢?”朱允炆也摸不准盐铁对国家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盐主要是民众生活需要,铁官营恐怕是担心有人铸造武器造反吧。
“臣以为此事不宜大动干戈,维持原状就好。”
“你们呢?”朱允炆问其他人。
他们一致同意盐铁继续官营。
“那行,盐铁继续官营,但允许私人在官府控制的盐场之外制盐,官营盐场不能干涉。能发展成什么样,就看他们的能耐吧。”
“其他方面还有没有特别敏感的?”
“陛下,还有武器。”
“这倒也是。”虽然后世某“灯塔国”全都私营也没啥问题,但对两千多年专制的中国来说,有些东西还就必须由官府控制,否则就会大乱。“武器制造也先不动。”
“其他方面就全都放开吧。官府要减少对官营手工工场的管理,但从今天开始要收税,无论是官营还是私营。如今的商税是多少?三十税一?”
“回陛下,大部分是三十税一,小部分不收税。”
“太低了太低了。”朱允炆摇摇头,“以后手工业税和商税都从二十税一起步,规模越大的收税越高,最高道三税一,不,五税一吧。至于这个标准如何划定,还需要户部和工部一起讨论。”
“陛下,如此高的税率,岂不是会导致大量商户破产?食禄者不与民争利啊陛下。”
果然听到这句话了,朱允炆心中鄙视,一群伪君子。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谁还没有几家商铺了?”朱允炆一点都不客气,“你们是让朕不与民争利啊,还是不与你们这些官员士绅争利啊,你们能代表万民?你们是不是也认为天子与士大夫治天下?嗯?”
“臣等不敢?”
“天子与士大夫治天下这句话没错,但天下是朕的,是万民的,然后才是士大夫的。今后大明允许士大夫官员从商,你们就将这条诏令发出去。但是,所有从商的人都必须老老实实纳税。听明白了吗?”
虽然朱允炆想说所有人,但那些读书人不干啊,他们考取功名可就是为了那点不收税的田,现在要收他们的税?朱允炆不被群起而攻之才怪。就算现在士绅势力弱,也不是朱允炆能挡的。说到底,在现在这个时代,他们还是大明实实在在的控制者。
“臣遵旨。”
“官营的手工业除了征税以外,还要满足宫中的需求,今后宫中的一应用度也会向外面购买。”又是礼部尚书郑沂。
“陛下不可啊,这成何体统。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怎么能买东西呢?”
“在秦淮河旁边的花开满楼是郑爱卿的吧?朕问你,若是朕想要这一座酒楼,郑爱卿可愿意啊?”
“陛下,臣愿意。”郑沂说的一脸坚定。
“若是再加上陶然居、凤来楼、琉璃馆、一品楼呢?”朱允炆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陛下,臣认为陛下用度也用银子购买而不与民争利乃万民之福啊。”郑沂仍然一脸坚定。
“哈哈哈。”朱允炆简直要笑死,看着郑沂紧张的汗都下来了。
“那就这么决定了。这个开放不只是官营工场的对外开放,还有允许人们从事这些行业。比如说茶叶,为什么要将茶叶专营呢,还设立茶马司?想要马就去外面买就行了,或者抢。这个不要专营。”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