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做事颇有条例,为人忠义,这一年来吏部大小事均由毛泰处置,并无疏漏之处。”
“那众卿认为他是否当得这吏部尚书?”
说到这里,朱允炆已经有决断了,明史中对他的记载不多,唯一的一次记载是他不肯投降朱棣而被杀。如此忠义之人,又当了一年左侍郎而没有出差错,是个可用之才。
“陛下,臣等赞同,”
“那好,就这么定了。那兵部尚书呢?”
朱允炆刚问完就想起来朱元璋临终前曾命兵部左侍郎齐泰辅佐,那兵部尚书就是为他留的啊。
想到这里,也没等四部尚书回话,就说道:“就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吧。来人,宣吏部左侍郎毛泰和兵部左侍郎齐泰觐见。”
“吾皇圣明!”四人一同拜下。
“两部尚书之事只是捎带。朕一会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说。”
朱允炆打了个哑谜,四位尚书站在那,暗暗猜测究竟是什么事。五军都督也在猜测朱允炆要说的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对了。”朱允炆又想起来,六部只是政务部门,还有监察部门的老大没有叫过来呢,因此又吩咐道:“宣督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寺卿。”
这时工部尚书严震直站出来了:“启禀陛下,据臣所知,自洪武三十年臣从督察院左侍郎迁工部尚书,右侍郎杨靖因罪死,督察院再没设左右都御史。另,大理寺卿于洪武二十九年被罢。”
“。。。。。”朱允炆发现他的皇爷爷给他留下的局面真是好啊,重要官职少了一半,全都需要重设,这样也好,一片白纸才更容易作画。
“既然如此,复设大理寺吧,其下属官员一应如故。”
说话间,小太监过来禀报,说毛泰和齐泰已经在店外等候。
“宣。”
待毛齐二人进殿行完礼,朱允炆道:“毛泰、齐泰接旨。”
毛泰和齐泰连忙又跪下听旨。
“毛爱卿与齐爱卿素来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朕很欣慰,特任命毛泰为吏部尚书,齐泰为兵部尚书,钦此。”
“臣领旨谢恩。”齐泰对此早有所预料,毛泰确是收到了一个大惊喜,竟然哭了出来,所谓喜极而泣不过如此。
“毛爱卿,齐爱卿,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
“是。”
“好了,接下来该说说左右都御史的事了,这两个官职非常重要,若是没有他们,你们岂不是要反了天了。”
“臣等不敢。”六位尚书连忙跪下,五军都督也是紧随其后,督察院对军队也是有监察职责的。
“唉。”朱允炆叹了口气,这就是孤家寡人吧,“朕只是开个玩笑,众爱卿不必如此紧张,这大明还要靠你们呢,平身吧。”
有了这么一出,六部尚书更不敢说话了,站在那里唯唯诺诺,缄口不言。此事与五军都督无关,也不需要他们讲话
朱允炆看这架势,还是得自己来。
“不知陈迪陈景道此人众爱卿可熟悉?”
这时吏部尚书毛泰答道:“臣在吏部时曾听闻有人提起过陈景道此人,言语间多有称赞之语,称其倜傥有节操,且精通带兵之道,曾多次击败诸蛮叛乱。”
“他现在是何官职。”
“陈迪此人目前是云南布政使。”
“好,那就赶紧召其回京,除督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一职,毛爱卿可有推荐。”
“回陛下,督察院左佥都御史景清聪颖好学,不落俗套,可当右都御史一职。”
景清之名朱允炆也曾听说过,故事很有传奇色彩,而且为人刚正,的确是可造之材。
“行,朕允了,宣左佥都御史景清。”
“至于大理寺,与刑部和督察院并称为‘三法司’,负责审理天下刑狱案件,职责很重,然而大理寺卿一职却属正三品,与其职责不相符,因此朕决定大理寺卿提高两级,与尚书和都御史同级,均为正二品,你们可有异议?”
“臣等谨遵圣喻。”
“大理寺卿一职你们也推荐一个人选,吏部尚书。”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