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亲临治河自然是大河下游士庶之福。瓠子口处数万兵卒士气得陛下鼓励,士气定然大振。若是治河的士卒人人都能奋勇争先,则大河之水何足为患。”霍嬗干脆利索地应道。
像天子亲临治河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是天子突发奇想做出的决定。
当日派出汲仁和郭昌统率兵卒堵塞决口后,天子就表达过想要亲临治河现场的意思。只不过因为还想着东莱山上等着他的神人,将此事暂且放到了一边。
在东莱山经神人指引找到了一株灵芝后,这次求仙之行可以说是圆满结束,闲不住的天子很快就想起了他之前亲临治河现场的打算。
天子已经决定要去做的事情,当今世上还没有人能够阻止,霍嬗自然也不例外。天子酝酿了两个多月的决定,霍嬗也唯有随声附和的份。还要及时送上两句马屁,让喜欢听好话的天子如沐春风。
而且天子此举说起来也是一件好事,霍嬗也没有什么需要阻止的必要性。在救灾的关键时刻,中央领导人亲临救灾现场鼓舞士气。这总比飓风来时,美帝总统还在戴维营休闲度假要好得多吧。
“好,此事就这么定下了。明日一早,就向瓠子口出发。”天子微微颔首道。
第十一日,天子的车队就从东莱山赶到了瓠子口决堤处。只花了十天时间就走了近千里的路程,以天子的銮仪配置来讲,已经堪称神速。
等到了瓠子口,天子才发现决堤口的情况远比想象中的要更不乐观。
连日来,上游地区的阴雨不断,使得大河的水位又上升了不少。要不是之前的一个多月里,汲仁和郭昌已经带领着士卒做了不少堵塞工作,瓠子口的河堤恐怕又要多几个缺口了。
就是现下几万大军已经将大河水势基本控制住了,天子的心中仍然是止不住的心焦。从东莱山一路过来,尤其是进入东郡范围之内,道路的两旁一眼望去就知道又添了不少新坟。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因为这次水患而丧命,几乎不问就知。
在距离瓠子口大堤约五里的地方,汲仁带着几名侍从迎候天子驾临。
“臣汲仁,恭迎圣驾!”汲仁领头拜道。
“起来吧,汲卿。”天子抬手扶起了汲仁。
即便是当世至尊,身份尊贵无比,天子对于当朝九卿也还是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
更不用说汲仁出自于世代簪缨的濮阳汲氏,还是武帝朝名臣——汲黯汲长孺的弟弟。
“谢陛下!”汲仁就势起身道。
“汲卿,目前大河的水势究竟如何?”天子询问道。
“禀陛下!近日大河上游雨水颇多,大河的水势较前些时要汹涌许多。只不过经过一个多月的填塞,瓠子口决堤处的堤坝已经初步成型;加之臣又命人于上游处挖渠将河水分流,河水的水量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尚在掌握之中。”汲仁俯身道。
“卿心中有数就好。”天子点了点头道,“汲卿,你与郭卿此次定要尽心竭力,务必不要使元狩三年的情形再次上演。”
“臣当不负陛下重托!”汲仁赶紧答道,他当然知道天子是在指什么。
元狩三年,大河水灾是元光三年以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瓠子口段再一次决口,东郡及周边几个郡国的老百姓大多陷于饥饿困乏之中。
尽出郡国仓库中的物资,并且还向天下的富人进行募集,这些办法都使出来以后,赈济贫民的缺口依旧很大。天子就下令把贫民约七十余万人迁徙到关中地区或者充实到朔方郡以南的新秦中去。
这一次治水如果还是没有成效,他这个治水大臣的责任肯定是少不了的。
“你与长孺都是当世干才,朕自然是放心的。”天子笑了笑道。
还有一点,瓠子口就在汲氏兄弟俩的老家濮阳县西南。让汲仁来为家乡治理水患,那肯定是干劲十足。
说完后,一行人就向堤坝缓缓而行。
没走多远,紧随在天子身边的霍嬗提醒道:“陛下,您看。”
得到霍嬗的提醒后,天子也暂时停下了与汲仁的谈话。映入眼眶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只见道路两旁有一些士卒正在相互依靠着休息,不时还有鼾声传来。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