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侯所言甚是。”天子点了点头道。
诸子百家的学说,他都有过比较深入的了解,自然知道霍嬗所言非虚。之所以说起儒家,不过是因为儒家乃是当世显学,在学术界处于绝对的优势。
之前倒是很少有人将致天下太平与长生联系到一起,哪怕是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也不过说起了如何施行仁义礼乐,最终使得圣王子孙能够长久统治,安宁数百年。
小冠军侯虽然聪慧,但是终究还是太小了一些,有些学术上的关键地方并没有能够悟透。不过今天讲到的这些已经算是很有用处了,给他追求长生的道路带来一条新思路。
把上古圣王治理天下的功业与长生之道这么一联系,听起来也似模似样的。至少也是一种追求长生的思路,以功业获得上苍的认可,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也和上古的传说更加的接近。
圣王之治已经遥不可追,但是当年让天下臣民得享太平确实人所共知的事实。上天为酬其功,使得他们登仙成神,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霍嬗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只是起了头而已,天子就已经脑补出了一出大戏。甚至已经想到了未来让饱学之士将这套理论完善,成为汉室治国的指导思想。
汉室的指导思想在当今天子的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汉初的黄老之道变成了儒家之道。
要知道,哪怕是先帝孝景皇帝那样对于法家学说极其感兴趣的帝王都没有能让法家登堂入室成为指导思想,反而是依然任用黄老学派出身的政治家治理天下。
也就是在当今天子继位之后,曾经盛极一时的黄老学派除了如汲黯这样少数几个黄老派后起之秀,竟然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其他新近崛起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其他学派的弟子,儒家出身的颜异、公孙弘,法家出身的张汤、赵禹,这些人迅速在朝堂上占据了高位。
公孙弘和张汤甚至还搞起了儒皮法骨掺杂起来的治国理念。儒家就此将他们的只能务虚,不能务实的毛病暂时摒弃,而法家也将秦亡以来的黑锅给稍稍地粉饰了一下。
在汉初之际并不受汉室天子欢迎的儒法两家,一下子就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比较而言,儒家在其中的收益可能更大一些。
“儒皮法骨”的对于法家最大的作用,只是将他们在舆论上的窘境稍稍改变了一些。法家之前虽然在舆论上被黑的很惨,但是对朝堂的影响力实际上并不低。御史大夫、廷尉、中尉等几个衙署之中依旧存在着为数众多的法家弟子,这些法家弟子通过司法领域的影响力来对天下大政加以影响。
而儒家可是自从高祖时期就进了刘氏的黑名单,谁让那些鲁儒当年甘愿给项羽当孝子贤孙呢!再加上他们爱打嘴炮,从实际执政能力角度来看,在儒、法、墨、黄老等几个主要学派中敬陪末座。文帝、景帝这种很看重实绩的皇帝也不会重用儒家的弟子。
当今天子继位之后,汉室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转变。几代帝王的积蓄实力,让天子有足够的底气去反击匈奴。在休养生息方面很有效果的黄老之道,一下子因为后继无人而失去了从前的活力。在这个时候,开始迎合君王提出大一统思想的儒家就进入了想要集权的天子的视线之中,自然而然得到了他的青睐。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