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这位活在诸子百家记载中的大佬,在庄子的口中就是导引养形之术的代表人物。并且在天下人的口口相传中,逐渐被神化,成为了一个善于养生并且有一手好厨艺的仙人。
“那彭祖的长生之道是不是凭借吐纳、导引之术,同时还佐以饮食上的配合才能做到的?”霍嬗又问道。
“当然,世人皆知彭祖寿百,却不知彭祖不同于上古诸帝见神人而得长生,乃是以养生之术以合天道,最后达至百病不生的境界。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寿数自然就会绵长……”公孙卿道。
公孙卿接着还说起了他在呼吸、吐纳、导引、守一等方面的心得,时不时还要引用几句老子、庄子等道家大佬的文字用作旁证。
说到尽兴处,公孙卿都还为霍嬗做了几个呼吸、吐纳的示范动作。那股子狂热劲看起来活像是霍嬗前世见过的气功大师。
“今日听得公孙大夫的一席话,小子茅塞顿开。养生之道果然妙用无穷,以后必然还会向公孙大夫多多请益。”霍嬗笑着说道。
“鄙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公孙卿道。
……
回去的路上,侍从陶仲咬了咬牙问道:“君侯,您怎么会突然想要拜访这位公孙大夫啊?”
“你刚才来的路上就想过问我这个问题了吧,难为你还能忍到现在。”霍嬗抬了一下低垂的眼皮,说道。
“不错,大司马当年对于这种仙神之事从来都是嗤之以鼻。大司马既然这样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属下是对君侯亲近方士有些不解而已。”陶仲说道。
印象中,老爹霍去病当年好像真的是这个做派。
对于李少君这种受宠的方士也不假颜色,也不知道是真的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还是因为年纪轻轻的对于此事没有需求。
来自后世的霍嬗,对于这种神神鬼鬼的事情也是一个态度。
有了这么一趟奇异的经历之后,霍嬗对于有没有神的这个问题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对于未知的事情,终究不应该就这么直接地给出定论。
但是到底有没有神灵的存在,和这帮神棍绝对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是假借仙神之名为自己谋利。
霍嬗又重新闭上眼睛,淡淡地道,“其实就是在御前听过他向陛下讲起的那些故事,突然就来了兴致,想要和他聊一聊养生之术,顺便看看他对‘黄老之道’有没有深入的了解。”
公孙卿怎么说也是出身于黄老学派的大本营,而且还能算作是个读书人,即使没有过深入的了解,也能将黄老之说讲出个一二来。
“那君侯此行可有收获?”陶仲又问道。
“收获自然是有的,这位公孙大夫能得到天子的信重自然是有些本领的。他可是和栾大同时受宠的方士,能够经过那场风波而不死,绝对不同于李少翁、栾大之流。”稍加思索后,霍嬗答道。
黄老之术,公孙卿是得到了一些皮毛,将养生之术记了个滚瓜烂熟。可是真正的黄老之道如何秉国的精髓,却几乎一无所知。
不过这也难怪,黄老学派的政治家们在学问到了精深处之后大多都会有修仙的倾向。对于这些汉初近六十年中一直占据朝堂制高点的黄老学派政治家来讲,治理国家哪有修仙来的舒服。
他们秉国时的经验教训往往没有人能得到真传,黄老学派的内容太过艰涩,很难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一位能拿得出手的黄老学派学者年龄往往在四五十岁以上,刚刚出道就可以考虑什么时候退出了。
当今执掌实权后开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十多年的功夫成功地让朝堂之上再难以见到曾经辉煌的黄老学派官员。
霍嬗哪怕是想要真正地了解一下黄老治国的精髓,为他的某些想法提供思路,也难以找到求教之人。
但是也不能说目前这位官职不算太高的中大夫就是不学无术之徒,人家对于养生之术的理解绝对是当世顶尖的水准。而且还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很有小说家的风范。
霍嬗来见公孙卿,就是觉得公孙卿确实和其他曾经登场的方士们不太一样。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