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嬗想的则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与其等陈檀未来因为肆意妄为而没了下场,让祖母为之神伤,还不如早早把陈檀送入军中好生操练。除非陈檀实在是没有军事方面的天赋,不然就是一头猪,霍嬗也有办法带他封侯。封不了侯,改了他的恶习也是一件好事。
事情定下来以后,先是霍嬗登门拜访匈河将军赵破奴,随后陈掌就把叫嚣着誓死不从的陈檀给揍了个半死,还安排了几名健仆将之押进了北军大营。
长安城中的街头巷尾也开始流传起陈檀从军的故事。一个前几日还走马章台过得十分潇洒的纨绔子,被家里揍了一顿后押进了北军的大营,这可是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精彩戏码。
陈檀的人缘还凑乎,有那么几个和陈檀交好的酒肉朋友还能在女闾之中吟诗作赋地怀念他们的好朋友。如昭平君这样的死对头,倒是对陈檀的经历表示幸灾乐祸,北军里面没有斗鸡,没有妹子,也没有其他享受,陈檀从军在他们看来就是再活受罪。
……
桑弘羊的平准之策从开始施行之日就被朝臣、地方官不停地攻讦。
结果施行两三个月后,这些人发现实在动摇不了桑弘羊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和平准之策自上而下的实施,也就渐渐地偃旗息鼓。至于是准备等桑弘羊身上漏出弱点以后继续攻讦,还是找到了平准之策的漏洞打算从中捞上一笔,那就不得而知了。
朝堂之上除了这件事以外,也没有什么其他大事发生。文武百官不是忙着拍天子的马屁,就是准备着来年的上计,这才是关系到他们的官帽子的头等大事。
改变了中国新年时间的《太初历还有六年才会问世,冬十月就是此时的岁首,所以上计的时间也没有多久了。
依汉室制度,郡国守﹑相于岁终遣吏赴京师上计,朝廷根据计簿对守、相进行考核,有功者受赏,有过者受罚。
汉室的三公九卿中,除了丞相石庆已经变成了人形印章以外,其他诸位大佬即使没有地方郡国那般的上计压力,但也要拿出一个相对好看的成绩单给天子看,不然又怎么和其他衙门抢夺来年的预算,怎么来赢得下属的支持。
于元封元年重新登上御史中丞之位的杜周,此时正在官署内召集御史台的御史、属官议事。
御史大夫倪宽不在场,御史中丞杜周就是御史衙门最大的大佬。
而且御史中丞这个职务和其他衙门的属官不太一样。本来就是负责御史台的日常监察和地方监御史的委任,以及部分刑狱之事,相当于现在中纪委常务副书记。
等到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在光武帝时,御史中丞更是与尚书令、司隶校尉专席而坐,号曰“三独坐”。
因为御史大夫为“亚相”的缘故,不仅负责监察百官,还要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像丞相石庆这种开国以来最为弱势的丞相,御史大夫但凡能干一点都能攫取到更大的权力。现任御史大夫倪宽就是如此,协助丞相石庆理事,协调在朝诸卿的工作,忙的是个不亦乐乎。相对来讲不那么重要的御史台之事,也就交给了御史中丞负责。
所以御史中丞杜周就是此时御史衙门实质上的主官,召开这种工作会议属于本职工作。
“诸君,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到了上计的时候。根据我昨日所看的档案,今年无论是在朝御史还是监御史好像都没有尽到监察百官的责任呐?”杜周开门见山道。
杜周是南阳郡人,一开始就是南阳郡的一名小吏。
等到义纵任南阳太守时,成为了义纵的亲信爪牙。因为办事得力,被义纵推荐到了廷尉署为官。
在廷尉署工作期间,杜周执法严峻,得到了同样执法严谨的张汤的赏识,最终担任了御史一职、
后来更是官运亨通,直至担任“亚相”御史大夫一职。
杜周为官的最大特点就是执法严峻,看到御史台今年拿不出手的成绩单怎么可能感到满意。不搞点事情,他还算是哪门子酷吏。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