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和中行氏规制田亩时的标准是以0步为宽、160步为长,又多置宗族和公士,将产出的五分之一作为税收;智氏规制田亩时的标准是以90步为宽、10步为长,同样多置宗族和公士,将产出的五分之一作为税收;韩氏和魏氏规制田亩时的标准是以100步为宽、200步为长,也是多置宗族和公士,将产出的五分之一作为税收。唯独赵氏,规制田亩时的标准是以120步为宽、230步为长,亩制最大,并且少置宗族和公士,免征田亩税,君主收敛了他们的欲望,臣下也没有如其他五家一样放肆,统治着越来越富庶的民众,自然能够稳固人心,晋国的人心也会依附。”孙武解释道。
阖闾颔首说道:“善!王者之道在于厚待并且怜爱他们的臣民。”
晋国六卿后来的结局和孙武的判断差不多,只是没想到赵氏最后出了一个继承赵氏“优良传统”的赵襄子,将赵国传给了其兄伯鲁之孙,并最终导致了赵国一场内乱,到了赵肃侯的时候差点被五国所瓜分。根本没有实现灭韩、魏两家的目标,继承春秋霸主晋国的全部地盘。
后来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也学习了祖宗的好习惯,一场沙丘之变耽误了使得赵国在内耗中消耗了相当一部分实力。赵惠文王励精图治也不过是让赵国的实力没有太过落后于秦国。然后一场长平之战后,关东六国再也没有能够抵抗秦国的存在。
这篇《吴问到底是不是孙武的思想,霍嬗并不能肯定,不过在这篇文字中体现了兵家之人对于民众和君主之间的关系和财税制度都有过一定的思考,并不是穷兵黩武只想着打仗的战争贩子。
从其中也能汲取到不少能够用到汉室政策的营养。
比如霍嬗笔记中记录的徭役、兼并问题,想要向天子进谏此事也要有一个比较能说得过去的依据。
这篇《吴问当中的思想,就是对平衡税收和民心的最好体现。托古贤人之语进谏天子总比霍嬗用后世的军民鱼水情、为人民服务这种超前的思想来举例要强得多。
这边厢霍嬗看书看的正入神,就听得一个侍女在门外通传道:“君侯,符离侯、伏波将军路博德与匈河将军赵破奴求见。”
符离侯、伏波将军路博德与匈河将军赵破奴是霍氏外戚集团中两员大将。作为此事霍氏集团中地位最高的两位元老,霍嬗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霍氏集团之中,他这个名义上的领袖还未成年,并且在天子身边侍从,不能完全行使属于他的权力,只能依靠两位威望颇高的大将控制局面。
至于说两个人的将军一职,在汉军中也算是大将军以下的前几人,还都是这两年刚刚由天子任命的。
元鼎五年秋,天子派符离侯路博德征讨南越国,还得到了和东汉马援一样的伏波将军。元鼎六年,路博德将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擒获,并得到了南越国丞相吕嘉的首级,平定了自秦末后就独立在岭南地区的南越,益封六百户。
赵破奴就没有了路博德的好运气。
元鼎六年,赵破奴担任匈河将军,攻打匈奴直到匈河水,最终无功而还。也没有能够恢复元鼎五年因为酎金免去的从骠候。
“哦,快请二位叔父进来,我在客厅等候他们。”霍嬗吩咐道。
霍嬗刚来到客厅,就看到两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见过君侯。”路博德和赵破奴对霍嬗行礼道。
霍嬗躬身一礼道,“嬗见过二位叔父,二位请坐。”
三人坐好后,路博德先行开口道:“当日听到君侯在蓬莱中毒,我等都是五内俱焚。见到君侯无恙,老夫也就放心了。”
“有劳二位叔父记挂了。子侯的命硬,没有被幽都王带去见父亲。”霍嬗道。
“君侯无事那是因为大司马的遗德庇佑。一想到君侯的性命差点被一帮小人给害了,我真想提兵把他们给灭了。”赵破奴瓮声瓮气地道。
赵破奴是一个彪形大汉,身高尺有余。在霍去病麾下时一直以来都是以作战勇猛著称,现在这样的做派霍嬗已经习以为常。出身五原郡的赵破奴只是一个流亡匈奴的庶民之子,你总不能指望他有多么高的文化水平。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