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想了一会儿,答道:“确实是没有人挑唆郭邑!三个月前,临朐县尉郭邑与我一次饮酒时曾经说起过海中黄鱼、鲐鲅、鲳鱼之类味极鲜,作为敬献之物是再好不过了。”
“临朐县尉郭邑”王温舒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
“可小人是真的不知道此物若调制不当,会对孩童有害啊。”徐安喊冤道。
王温舒倒是相信徐安说他不知道鲐鲅的害处。鲐鲅调制不当产生的毒素本就微弱,这种事情如果没有特别去了解,一个贵族子弟不知道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就是这个临朐县尉郭邑的名字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如果没记错的话,郭邑此前是故平陵侯、代郡太守苏建麾下的一名军司马,这位苏建又是大将军卫青手下的得力大将,难道此事乃是卫氏所为。
可苏建都死了四五年了,谁知道这个郭邑有没有转投他人门下。
不管是不是与卫氏有关,此事肯定和郭邑脱不了关系,至少他应该是在言语上对徐安进行了引导。
事涉卫氏,事情好像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本官信你确不知情,现在还有一事问你。敬献此物之时,你可命人将烹制之法一并告知尚席令的庖人。”王温舒又问道。
“回王公,小人和县令彭靖、县丞苏祯所献大多乃是海中特产,因此是派官寺的庖人孙甲将调制方法教给尚席令的庖人的。”
“这个孙甲与你可有仇怨?”
“小人虽不才,但一向与人为善,与孙甲并无不善。”也许是因为感到有了希望,徐安对于王温舒的问话是异常的配合。
王温舒对此也是乐见其成,之前中尉署的工作重点一直就是放在宴会当日服侍贵人的宦官、宫女身上,徐安和庖人魏亭这边一直都是例行公事一般,所以并无所获。
今天来讯问徐安也算是大有收获,即便其他地方没有什么所获,至少这个临朐县尉郭邑背后可能的卫氏已经足够给天子一个交代了。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