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的三个骄奢跋扈的儿子和霍嬗的关系就很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教子能力有限以及避免自家成为下一个诸吕或者诸窦,卫青对霍嬗的三位表叔很是娇惯,以至于那三位都快成为贵族圈的废物代名词了。当然了,他们三位的水平实在有限,这么胆大包天的事情还是做不来的。
而卫氏集团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霍嬗的另一个姨祖父公孙贺就不一定了。这位可不是什么简单角色,未来还将登上相位,并且任期长达十一年。
卫氏集团和霍氏集团的矛盾说起来也不算复杂。更年轻、更强大的霍去病从军没几年就取代他的舅舅卫青成为汉军的头面人物,大将军卫青门下的追随者有不少人想要转投门庭跟着大司马霍去病混。这种情况在卫霍两方的首领亲密无间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是霍去病死后这几年,矛盾越来越激化。
所以卫氏的那些中坚力量都不大可能希望霍嬗能够长大成人,成为下一个战无不胜的霍去病。这位霍氏集团的领导者比起大将军卫青更是年轻得太多了,卫氏集团的日子肯定比霍去病尚在的时候日子还要更加惨淡。
这四方中,张安世再怎么够意思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调查诸位皇子。
霍氏外戚集团的政敌范围太广,以张安世手中的资源也不大可能调查出来什么有用的东西。
至于卫氏外戚集团就属于家丑不可外扬了,两个集团之间虽然矛盾不断,但是始终没有撕破脸,在外人看来,卫霍组成的庞大势力还是处在一种可以协调解决问题的阶段,对朝野上下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霍嬗在成年以前也不打算将这层比较脆弱的联盟关系直接打破。毕竟在成年以前,霍嬗没有可能将整个霍氏外戚集团的力量掌握在手里。还不如先借卫青、卫子夫的虎皮稳定自己的基本盘。
算来算去,也就只有李家这种明晃晃的仇敌比较适合拜托好友张安世帮忙调查。反正自从故丞相李蔡自杀以后,李氏的势力也大大缩减,甚至要靠着李禹的妹妹嫁给太子作妾室来维系局面。这样的破落家族,张安世监控起来也是没什么难度。
另一个原因是,在霍嬗看来李氏基本是所有拥有下手动机的势力中可能性最低的一方。所以对张安世的请托更多的是属于一种送人情的行为,以便加深两人的联系。霍、张二人此时还是朋友之间交往,以后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政治上的盟友,因此彼此的羁绊越深越好。
“赴北地劳军,北地”霍嬗自言自语了两句,若有所思地道,“看样子李少卿很快就能得偿所愿了。”
“子侯是说,陛下想要让他领军了。”张安世也是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霍嬗的言下之意。
“应该就是这样了。说起来李少卿已经二十四岁了,从小就刻苦磨砺武艺,打熬出一副好身体,而且还熟读兵书,应该足以担任军侯、军司马这样的军职了。陛下这是打算提拔一批年轻的将军,继续北伐匈奴。”霍嬗点了点头道。
霍去病早逝,卫青的身体不足以再踏上战场,卫霍双子星的辉煌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所以当今天子需要一批新的优秀将领补充到军队中,继续北伐迫使匈奴称臣。
“便宜他了。”张安世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霍嬗的推测,张安世也是比较认同的,认为应该就是天子的意图。这就让他很是羡慕那个之前百般不对付的李陵了,因为李少卿从此就有了斩获军功的机会。而他张安世的从军之日不知道还在何时。
作为汉室贵族子弟,十五岁的张安世也有着马上取功名的志向,而且他父亲张汤的遭遇也给他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张汤官至御史大夫,乃是三公之一,可谓是位高权重,但是就没有得封列侯。
在汉室,一个家族想要裂土封侯、与国同休,一共就三种途径。
一是凭出身,诸侯王子弟或者外戚可以依惯例封侯。张安世也没有个漂亮的姐妹,女儿更是要等到二三十年后才可能有,这条路子没戏。
汉月照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