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持恒阶段,谁先撤了,谁就输了,宋国稳定了战场的形势,在战场上游刃有余,而唐国越来越吃力,李隆基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愿意放弃目前的大好形势,不停地朝前方战场输送士兵粮草,竭泽而渔,在对峙的两三年里,唐国损失巨大,宋国占据了地利,士兵可以轮休作战,受了伤可以及时得到救治,损失更小。
对峙的时间越长,唐国损失越大,王维认为,这是宋国不愿意尽早结束战争的主要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宋国想把梁国拉入战争的泥潭。
唐宋战争,无论哪一方胜了,都有一定的损失,而新成立不久梁国却能作壁上观,毫发无损,这是宋国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会故意示弱,用唐国的名义吓唬梁国,一旦唐国打败了宋国,接下来肯定要收拾梁国,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
梁国尚还弱唐宋分裂更为有利,要是天下一统,梁国必然会被强者吞噬,梁国在夹缝中生存,不得不出兵。
可一出兵就上了宋国的当,过镇江关,梁国陷得更深,伤亡更大,等到梁国从唐国转一圈回来,还能剩下多少人,那个时候宋队只要在镇江关上摆下阵势,阻止梁军南返,梁军就只能留在唐国等着被消灭。至于那陪着梁军攻入唐国的三十万宋军,宋国皇帝宰相们肯定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要是能用三十万人消灭梁军,宋国为什么不愿意呢?
不得不说,人一旦用起计谋来,个个心狠手辣,人命在他们的眼中似乎都成了数字,想想都令人齿冷,可怜三十万宋军还不知道自己被当作了弃子,还等着攻占大唐,建功立业呢!
听了王维的分析,宋江几人都陷入了沉思,上次公孙策来游说,用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名头,宋江和吴用都觉得挺有道理的,唐宋两国鹬蚌相争,梁国、圣女教、王玄奘三股势力等着占便宜,按照公孙策的分析,王玄奘算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他的势力最大,这一点宋江等人认可,可梁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宋江明知道占不了便宜还会出军,因为宋江想来一次钓鱼,他们故意离开梁国,想看一看魔尼教会不会趁虚而入,占领梁国的地盘,可惜到了现在也没有发现魔尼教的动静,宋江等人有点失望,难道魔尼教真的灭了?要是没有覆灭,他们都去了哪里?
魔尼教不灭,宋江等人寝食难安,他们把公孙胜和卢俊义都留在后方设局,希望能把魔尼教引出来,然后双方真刀实n地大干一场,即使败给了魔尼教失去了地盘,也好过身后一直藏着一把刀子,那种如坐针毡的感觉,真是太恐怖了。
“梁王吴丞相,以二位之见,梁宋联军能攻占洛阳吗?能灭掉大唐吗?”王维问道。
宋江苦笑,“不能!”
他们知道自己有几分实力,目前李隆基大败,李治新皇才登基,国内形势混乱,他们才有机可乘,等到唐国稳定,西北边军内调,就够他们喝一壶的,就这还没有算王玄奘的势力。
“你们明知不能像岳元帅一样攻占唐国,又为何要过镇江关呢?”
王维不解,这一次战争的主要双方是唐宋,梁国本来可以作壁上观,为什么他们没有那么做,而是积极地参与进来呢?这件事很令人费解,他们本来坐着就能长胖,为什么要起来乱动?得不偿失!
“我们需要战争!”
“何意?”
宋江皱眉想了想,“我们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只知道在战场上厮杀,可以提高我们的实力,杀的越多,实力越高,我们想要突破武王武帝,必须一刀一n地杀出来,我们需要战争,所以我们会趁着唐国败退之际,配合宋国作战。”
杀人越多越厉害?
这种情况怎么像是游戏里的打怪升级呢?
难道是他们功法的原因?
不对!
他们中有文修武修,还有练气士,他们修行的功法是不同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王维仔细地想了想,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他想出来了。
魔!
魔盘大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