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盘大唐
超小超大

第091章 谁打了皇帝的脸 (2-1)

“陛下在钓鱼台出题,命王玄奘登台赋诗,若他作不出好诗,便要接受宫刑!”

弘文殿内,新一届贡士正推杯交盏,言笑晏晏,忽然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忍不住好奇,涌了出去。

来到东海边上,看到钓鱼台上的皇帝和贵妃,众人都跪下来,山呼皇帝万万岁,贵妃千千岁。

“平身!”

李隆基吩咐道:“高力士,既然大家都出来了,就将宴会安排到东海之畔吧!”

“喏!”

等宦官们布置宴会时,李隆基站在高台上,面对数百贡士说道:“朕刚才出了一题,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要是有人也能作出称赞贵妃的灵诗,赐御酒一杯。”

高力士听了命令,捧着琉璃玉瓶,将酒倒在琥珀杯中,顿时流光溢彩,芳香四溢。

御酒是灵酒,比王维的灵酒好了不知多少倍,喝了不仅能耳聪目明,还能延年益寿,可谓是一杯御酒值千贯。

咕咚~

高适闻着御酒的香味,肚子里的酒虫被唤醒,他吧唧着嘴巴,准备去争一杯灵酒尝尝。

“张兄和岑兄,咱们也去讨杯御酒吧!”

张九龄岿然不动,淡淡道:“达夫自去吧!”

“张兄不去?”

高适好奇道,听说张九龄诗才不凡,不会做不出一首写美人的灵诗吧?

张九龄微微扬起下巴,冷哼道:“为妖妃唱和,某不屑为之!”

“嘘!张兄慎言!”

岑参小心地道:“陛下适才下旨,不得言贵妃之过,张兄莫要触了霉头。”

张九龄皱着眉头,不满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陛下为妖...那人所惑,竟然会下这种圣旨,我等文人上体天心,下合民意,一定要拼死进谏,请求陛下收回圣旨!”

“张兄高义,岑某佩服!”

岑参赞道,听了张九龄的一席话,岑参也觉得上台为杨贵妃唱和有失气节,会坏了名声,他便正襟危坐,对钓鱼台上的御酒不闻不问。

“你们真不去?”

高适看着台上的美酒,不停地咽口水。

张九龄冷着脸没有回答,岑参知道高适嘴馋,笑道:“达夫若是口渴,自去便是!”

“哎,罢了!”

高适叹息一声,猛灌了几口凉水,以此来抵制了美酒的诱惑。

钓鱼台上,杨玉环静静地等了片刻,看到台下只站了七八位贡士,顿时俏脸凝霜,十分不愉,这些文贡士学识渊博,至少是文师境界,对于他们而言,做诗很简单,而这些贡士自命清流,居然敢当面驳了本宫的颜面,是该好好地调教一下。

李隆基看到杨玉环生气,拍了拍她的手背,宽慰道:“爱妃莫要生气,对这些不遵皇命的人,朕必定会严加惩治。”

杨玉环淡淡一笑,起身施礼,拜曰,“臣妾要为陛下贺喜,又怎么会生气呢!”

“哦,喜从何来?”李隆基抬手轻扶,笑问。

“这些贡士们一个个傲骨铮铮,气节昂扬,未来必定是韩尚书那样的铮臣,陛下求贤得贤,理应恭贺!”

听闻此言,李隆基嘴角抽搐,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铮臣韩尚书便是指韩愈,可韩愈这个铮臣的名头完全是踩在他的脸上得来的。

数十年前,他听说雍州扶风寺中珍藏着一节如来佛的指骨,时时祭拜能延年益寿,宁心静气。

于是他准备在宫中建一座佛寺,派人迎佛骨于宫内供养。

可韩愈知道后,顿时炸了,立即写了一篇《谏迎佛骨》,文中称,大唐文道昌盛,人才辈出,有了文人文修就可以治国安邦,为何要信佛?

还列举历朝信佛的皇帝都没什么好下场。

譬如大清末代皇帝顺治,因为信佛,大清亡了。

大明皇帝朱帝信佛,宠幸妖僧道衍,打压文修,大明分裂了,最后也完了。

韩愈最后问,“如今皇帝你也要信佛,还在宫中建佛塔,难道是想步前几位亡国之君的后尘吗?”

魔盘大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末代驸马 连载中
末代驸马
白马啸秋风
一个少年的穿越,使明末的历史转了一个弯。 边塞风波,蒙古察哈尔部再掀风波;中原动荡,李自成一家独大;四海翻动,辽东朝鲜动乱不止;…… 忠臣猛士战死于野,豪杰枭雄称霸于天。江山如娇,谁又能最终主宰沉浮? 有些事,因他的穿越变的简单;有些事,因他的穿越而变的复杂。一个完全不同的明末,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一个英雄逆流而上的天下 Q意Q交流群:680509591
262.6万字4个月前
三国有君子 连载中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回到汉末,成了徐州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 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我爹。 我爹的手下一不小心杀了曹操的爹,曹操想弄死我和我爹。 我爹拥有徐州,刘备看上了,刘备想弄死我和我爹。 我爹的地盘距江东和南阳很近,孙家人和袁术想弄死我和我爹。 我爹和我被吕布盯上了,他也想弄死我和我爹。 总之,很多人都想弄死我和我爹…… 我爹教导我要当君子,那我就当个“君子”,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看
273.6万字4个月前
盛世大隋 连载中
盛世大隋
墨燔
北周末年,人心思定; 大隋王朝,横空出世; 一统南北,再造华夏; 四夷归附,万邦来朝!
155.8万字4个月前
明公 连载中
明公
凯江
明末天启年间,小冰河时期来临,气温诡变,夏旱冬寒,皇帝昏庸,大太监魏忠贤专制朝政,东林党被赶出朝堂,白莲教起义造反,辽东鞑子犯边,内忧外患,大明岌岌可危。 天启二年,柳安来了,与信王,东林党,福王,阉党等等势力纠缠在一起,这是因一粒耐饥丸而起的故事,既然避无可避,退无可退, 那让我柳安来给大明换换血。
140.1万字4个月前
乡村小吏在大明 连载中
乡村小吏在大明
智静
公元二0一六年春,农村长大的高校生张小舍穿越到大明王朝永乐元年,重生于江南苏州乡村的一户农家,与孤母张王氏相依为命,以后世的智慧和俊美的外貌,破茧重生,从一个哑巴孩子,抄书生和九品小吏渐渐成为"江南神捕",大臣的跟班,皇帝的要臣..... 在六百年前 根本没现代标准的好官,暖男,妻管严的丈夫.张小舍仕途上仗着师父那学来的武功,偷来的绝技,听命朱棣的要臣姚广孝,
99.4万字4个月前
寒门公子 连载中
寒门公子
尚书左仆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繁荣昌盛的大周王朝,风华正茂的少年们,开始了新的征程,一个属于文人的时代。 “谁言寒门难出贵子?我卫烬,就是要打破这种规矩,让尔等高高在上的贵人向我低头!”
新书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