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这么说了,臣子们自然是不好再说什么,也只能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朝堂之事就是这样,从来不是一棍子打死的,有时候大好的局面会变成死局,有时候明明是很恶劣的坏事走着走着就成了某人的先见之明。
哪怕是最终盖棺定论了,过些年,换了一波势力或是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是换了一个王朝,又可能会有新的标准和定论。
邺城这段时间是明显的感觉到热闹了许多,许多小商小贩的生意都比往常好了许多,而感受最明显的还是各处的客栈和勾栏花坊。
高玮自己可能都没想到,一个不经意的想法,竟然还小小的催动了邺城的经济活力,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朱公子又这么早就出门呐?”邺城一个偏僻小巷的云来客栈里,老板娘朝着一个匆匆出门的年轻男子笑道。
此时不过刚卯时中,天微微亮,早上的邺城还透着阵阵凉意。
“胡婶早啊,还是和之前一样,给我留好早餐,待会儿回来一并给您结清三天的账”
朱彦辞已经在这个云来客栈住了有十来天,每天吃住都在此,三天一付账,今天刚好又到了付账的日子。
从来云来客栈的第一天,他就坚持每天早起锻炼,其余时间大多就待在客栈的小房间里,引起了老板娘的注意。
“嗨,这孩子风风火火,跟催命似的”胡婶看着朱彦辞跑远的背影苦笑。
朱彦辞一边沿着街巷小跑着一边捋着思绪,他到邺城是因为偶然间看到了黑水军招募文职的考试公告。
虽然不清楚到底要考什么,也不知道这个黑水军到底怎样,但朱彦辞敏锐的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既非世家大户出身,又无贤孝之名在外,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朱彦辞最大的成就也不过是成为当地的小吏或是那些豪族的门客,混得一口公家的饭吃。
但即使是这样的饭也吃的并不是那么轻松,如若胆子再大点,运气再好点,愿意去军中当一个大头兵,说不定也能混出一个人样来。
只是,大头兵的路更难走,一将功成万骨枯,到底是能功成还是枯骨,就要掂量掂量了。
“今日校考,一定要发挥出最大的能力,争取能进入黑水军,加入武陵王的麾下”朱彦辞暗暗给自己鼓劲。
既然是有志追随武陵王的黑水军,朱彦辞便坚持着早起锻炼身体,纵然是文职,可在这乱世里,一副好的身体是成功的保障。
虽然天空刚蒙蒙亮,可讨生活的商户小贩们早就忙活开了,卖面的,做炊饼的,炕大馍的,早早的就打开了店铺或是在路边支起了桌椅,开始着忙碌而朴实的一天。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这样重复,这样生生不息。
“老伯,来两个炊饼”朱彦辞跑完步在回去的路上停在一个卖炊饼的小摊前。
“好嘞,公子稍等”老伯一边回答一边娴熟的忙起来。
“我观公子每天都在路边小跑,想来公子一定是心怀大志之人吧,听说黑水军在招募随军文职,公子可有想法啊?”
“哦?老伯也知道此事?”朱彦辞反问道。
这些天朱彦辞都会在回客栈的路上买上两个炊饼,一来老伯做的炊饼味道确实不错,再就是朱彦辞也想尽力去帮帮这些艰难讨生活的老人。
虽不曾闻达,但依然心怀良善。
“怎么不知道,这事儿早就传遍了,只不过听说武陵王殿下现在并不在邺城,是他的心腹在主持此事”
“我看公子是有大志向的,有毅力,有学问,你若是能投到黑水军,跟着武陵王殿下,日后必然会前途无量啊”
老伯一边说一边把装好的炊饼递了过来。。
“多谢老伯吉言,就怕不能如愿啊”
朱彦辞接过炊饼,丢下一串铜钱就朝客栈小跑。
“哎,公子,多了,今天给太多了”老伯看着着一大串铜钱,急的在后面大喊。
朱彦辞扬起手在空中摇了摇,示意不要了。
“若是能中,我要这铜钱何用?”
“若是不能中,我要这铜钱又何用?”
大赵小皇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