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话说的苏农是老怀大慰,听听,这是他儿子,多懂事,这话说的多动听!
“麻烦什么麻烦!为父是你生父,做爷娘的不都这样吗,盼着儿长大,盼着儿成家,盼着儿收敛性子真正成人。”苏农一口喝完酒盅里的酒,殷殷地看着苏烨,脸上的表情让人十分动容。
“好的,但凭爷娘做主。”苏烨笑容不变道。
接下来,就听激动不已的苏老爷和苏大夫人开始介绍良家女,谁谁谁家姑娘腰圆股大,一看就是干活的一把手,还有旺夫相,好生养。又说邻庄张家姑娘出了名的贤惠性格好,容貌又清秀,知书达礼。一会儿又聊到王家姑娘,说是干的一手好家务,家里家外,煮饭女工,都是一把好手。
苏烨心情跟过山车一样。
听听,膀大腰圆好生养!
老娘你不也瘦瘦小小的?
老爹你娶的两个老婆也没见哪个是膀大腰圆的!
贤惠性格好?
相貌清秀?
这还有点意思。
苏烨不求绝色大美女,至少你得看的过去吧。
要是头生疮,脚长癣,蒜头鼻眯眯眼加上血盆大口,对不起,关了灯也不全都一个样。
擅长操持家务……女工活好。
嗯……这个限定条件也没加容貌吧。
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过天,这还是唐代,结婚前小两口还可以见见面,搞搞自由恋爱然后让男方家长去提亲下帖子。
问题是苏烨也不知道爹妈嘴里那些劳什子张家姑娘王家姑娘长什么样啊。
看苏家二老的样子,好像是明天就要成亲一样。
苏烨选择默默吃饭,当一个事不关己的吃瓜群众,适当时候回以一个微笑,表示自己在听。
“……这婚姻乃一生大事,倒是不急于一时。”苏农喝了口饭后汤,咽下去后清了清嗓子,接着,露出了严肃的表情。“烨儿如今已是十六岁,之前一直在村学进学,前朝皇帝开科取士,到我朝圣人更是以考取士以才取士。科考一年一次,为父听说临县有小郎君过了省考,虽是明经科,那也是吃天家饭,卖与帝王家了!”
这话苏烨明白什么意思。
没想到的是,唐人对读书如此重视,士农工商的意识也如此深刻。
这种事,首先要表态。
“儿子一定会头悬梁锥刺股,彻夜苦读,争取考取功名!”
这种话就像是高考前的口号,很漂亮但没什么卵用。
不过,人都喜欢漂亮话。
这种漂亮话听的苏大老爷浑身舒畅。
“不过,”话锋一转,苏烨的脸皱成了一团。
“烨儿有什么为难之处?”
“唉……”苏烨深深地叹了口气。
“儿大梦初醒,对那四书五经并不了解,若说考上省考,求个一官半职,怕是有些为难。”
科考?
开玩笑!
让他背诗作词写文章搞搞发明可以,让他科考?拉倒吧。
别说他一窍不通,就是他熟读经书,他也不会去参加科考。
任何朝堂都有朝臣间的倾轧,都有伴君的风险。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可能就是诛九族的大罪。虽然,这是初唐,未来的皇帝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明君之一,他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心胸宽广知人善任。
做官最重要的不是会办事会搞关系,而是要会站队。
李二对忠心拥护他的人确实没有太过为难。
可是,你敢去跟随一个亲手杀兄杀弟屠杀他们满门还逼父的人?
都道李二是少有的明君,知人善任,察纳雅言。可在苏烨眼中,他不过是个对家人都毫不手软的人罢了。若是玄武门之变后,高祖没有明智地禅位,苏烨一点都不怀疑会出个高祖暴毙的史实。
唐,尤其贞观年,入仕为官的途径还是很宽的,就拿科考来说,就算苏烨不懂明经,他也可以通过明算科进入朝堂,后世那些几何代数在这里根本就是大材小用。
不是他不能,而是他不愿。
不愿做官,不愿进庙堂,不愿伴君。
极品国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