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尚恭恭敬敬地接过湛卢剑,自然又是对着完颜守绪大表一番忠心,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此也就不一一说来了。
完颜守绪待得陈和尚情绪平静以后,突然开口问道:“这几年朕一向严令不得和宋国轻启边衅,良佐以为如何?”
陈和尚立马回答道:“陛下的决议肯定是好的,微臣也十分赞成。其实以微臣平日里从邸报上所得到的消息,我大金将士也是遵守了陛下的谕令的。整个金宋防线,这几年来都是风平浪静的。”
完颜守绪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朕想着与那宋国联手抗蒙,爱卿觉得可行吗?”
陈和尚顿了一下,抬头偷觑了一眼完颜守绪的脸色,一时沉吟着不敢开口。
完颜守绪坐在上面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陈和尚的小动作,也不发话催促,就静静地坐着,目不转睛地盯着陈和尚等着他说话。
陈和尚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脸上一阵阵的灼热,沉吟了半晌,终究还是硬着头皮慢慢开口道:“微臣对此等军国大事无权置喙。”
“嗯,懂得分寸是好事。但今日是朕要你说,你只管放心说来,就算是说错了,朕也只是一笑了之,只当你还是昔日的小侍卫,说的是童言,爱卿觉得如何?”
陈和尚见完颜守绪步步紧逼,非得要自己说出自己的看法,心知是因为陛下把忠孝军交于了自己,虽然刚刚用湛卢剑给自己既示以恩义,又予以敲打。可陛下还是想知道自己在国家大事上的想法是不是和他一致,看来,今日不说是不行的了。
举手擦了擦脸上的汗珠,陈和尚趁机轻轻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头,聚集精神缓缓说道:“微臣身负陛下大恩,既然陛下不嫌弃微臣才疏识浅,那微臣也就斗胆说说自己的盲瞽之言,还望陛下海涵。”说着,陈和尚索性放开心防,直言不讳地说道,“陛下也知道臣父完颜企哥当年以战功授同知阶州军事。宋国悖逆,大举反攻我大金,占领了阶州,臣父也力战而死,战死于嘉陵江畔。微臣当年也曾经在丰州被蒙古军劫掠而去。所以,宋蒙两国于微臣而言都有深仇大恨。
只是正如陛下所言,目前我大金已经迁都南京,整个北方祖地竟大多被蒙古阻断,此实生死存亡之秋也。以微臣愚见,现今蒙古势强,且暴虐成性,我大金与蒙古之间有如一山之二虎,必不能共容,故蒙古当为我大金的生死之敌。而宋国偏居江南一隅,纵有反复,也难成大器,因此,微臣赞同陛下的联宋抗蒙之议。只是,那宋国毕竟不与蒙古接壤,要想让他们与我大金一起结盟攻蒙,恐也并非易事”。
完颜守绪轻轻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朕记得爱卿好像比朕要大上几岁,让朕想想,嗯,应该是六岁吧?那今年爱卿也是三十五岁了。不错,人说三十而立,爱卿虽然省事迟了一些,可毕竟能够放下自己的恩怨,能从国家大事上去考虑方略了,不错,不错。那爱卿觉得朕要如何做才能与宋国达成联盟抗蒙的盟约呢?”。
陈和尚挠了挠脑袋,憨憨地说道:“多谢陛下还记着微臣的年岁,只是这些年微臣马齿徒增,未能与陛下解忧,实在是令微臣惭愧。陛下知道微臣是个粗人,刚刚已经是微臣能够想到的最好的了,再问微臣更高的策略,那就超出微臣的能力了。微臣只知道微臣所有一切都是陛下赐予的,只需要按照陛下赐予的方略去做也就是了。”。
完颜守绪不禁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是了,爱卿毕竟位置尚低,资历尚浅,朕用这国事问你,也算是问道于盲了。其实你刚刚说的都是老成谋国之言。我大金为今之计也只有先联宋抗蒙方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惜先帝当初不忍一时之气,贸然出兵伐宋,不但损兵折将还平白断送了与宋国的盟约,致使我大金如今陷入两面作战的尴尬境地。虽说朕与西夏订了盟约之后,就派遣枢密官移剌蒲阿领兵到光州,四处张榜,告谕宋界军民,表示从今以后不再南侵,以此缓和宋国对我的戒备之心。朕这几年屡次下令严禁边将侵扰宋国,可宋国却仍然屯重兵于边境之上,致使朕总不好放开手脚于蒙古决一死战,实在是可叹可恨。”完颜守绪端起手边的茶汤喝了一口,转头对着一旁伺候的内伺吩咐道:“去拿一副金宋边境图过来。”。
南宋不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