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历帝驾崩后,东林党用尽一切手段,扶持泰昌帝与天启帝继位,这政治投机自然获得了巨大的回报,现在整个朝政基本都被东林党把持,像熊廷弼这种异端,如果不是因为辽东事关重大,加上天启帝青睐有加,怎么可能有出头之日,按照东林党吃独食的性格,极大概率会在家里种地种到死。
作为东林党的一员,王化贞自然也是受益者,本来按照东林党的规划,袁应泰为辽东经略,王化贞为辽东巡抚,袁应泰大王化贞二十岁,两个人只要合作默契,稳定住辽东局势,那等过个几年,就可以把袁应泰调回京师,升任兵部尚书,而王化贞则可以顺着袁大人的脚步,接任经略,过几年再接袁大人的班,去当兵部尚书,帮助东林党控制住兵部这个重要的部门。
结果熊廷弼被他们赶跑不到半年,王化贞都还来不及积攒功绩,升任辽东巡抚,袁应泰就把一切给搞砸了,现在情况就很麻烦,东林党内部也出现了分歧,相比起好大喜功的王化贞,很多东林党人更加倾向于熊廷弼掌控辽东局势,因此叶向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爱徒王化贞,希望他好自为之。
什么叫好自为之?就是做出点成绩来,这样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不然大家更加愿意相信熊廷弼,毕竟珠玉在前,袁应泰这个破瓦片已经丢光了东林党人的脸,连带着王化贞也失去了大伙的信任,要不是他稳定了广宁的局势,说不定现在就已经被东林党人调回关内了。
现在广宁的兵权还在王化贞手上,王化贞是有能力做出一些功绩的,可王化贞不是蠢人,他清楚现在明军的情况,主动进攻很容易全局崩盘,只有龟缩防守才能稳固住现在的基本盘,为之后的反攻留下足够的资本。
可要是防守的话,那些朝中的大臣会怎么想?
王化贞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他在辽东做官以来,一直负责广宁卫的大小事宜,在东坪堡之战前,根本没和后金军队交过手,反而是西面的蒙古部落,他经常和他们打交道。
那些羸弱不堪的蒙古部落让他产生了北地外族不过如此的错觉,等到救援东坪堡时,他才突然发觉,袁应泰输,不是他无能,而是后金太过凶残。
相应的,能够防的努酋毫无脾气的熊廷弼,哪该是何等的强大!
自己应该怎么办?
王化贞看着桌面上的烛火,陷入了沉思中。
曹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