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还要辩驳,却被赵顼止住了,只听他道:“朕意已决,取叶祖恰为状元。”
支持新政的人都高呼陛下英明,而像苏轼这种“旧党”则脸色难看。
王安石冷哼了一声。
接下来在集英殿唱名赐第,这是一套很繁琐的流程。全部做完,赵顼都觉得累的慌。流程结束,他将王安石留了下来,问道:“卿可曾读过《论语新义和《古瑞文集?”
王安石道:“臣都读过,而且这两本书还是臣校正的。”
“有这等事?”赵顼显然第一次听说,很感兴趣,问道:“难不成古瑞是卿的门生?”
王安石忙道:“陛下误会了。只是这两本书都是小女王堇帮着古瑞整理的,小女求着我帮忙校正,我也就帮着看了看。”
“哦。”赵顼终于想起古瑞的书上都写着“整理王堇”,原来是这么回事。又问道:“卿以为古瑞此人如何?”
王安石很了解自己面前这个有青云之志的年轻皇帝,他这么问肯定是对古瑞有了招揽之意。只是,目前正是推行变法的重要时刻,王安石不敢在皇帝面前随意举荐任何不了解的人,万一举荐的人反对变法呢?岂不是自找罪受。他道:“陛下,臣曾经与古瑞交谈过,他志不在朝堂,只想做一个闲云野鹤。”
赵顼叹了一声,道:“朕也听闻国子监祭酒安淳曾招古瑞赴国子监做教授,被他拒绝了。”叹完他又看着王安石道:“卿应当知道,眼下朝中急缺贤才,将古瑞这般大才的人放落民间,实在是我大宋的损失。既然王参政的女儿与古瑞相熟,让她多替朕劝一劝。”
“臣遵命。”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王安石的心中却另有打算:先要明确古瑞对新法的态度,若是支持,无论如何也要举荐他入朝为官。若是反对,那就让他做一个闲云野鹤吧。
峥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