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天色昏暗,豆大的雨砸了下来,胡穜说要回去了,小舍拦不住,让喜儿撑把大雨伞送他。
红瑶还在和如意嘀咕着。
“你怎么去了夏元吉家,”小舍问红瑶。
“我和红瑶商量着开个绣坊,让夏元吉大人出出主意,他宫内宫外熟,是他自已说愿意帮忙的。”
“我拿了些成品,夏大人赞不绝口,说是天下珍品,他会找礼部和司礼监推荐的。”
小舍想说什么,如意把他推到自已房内:“你先睡吧,说不定这两天就去山东了。”
下了一整天的雨终于停了,空气湿润着,京城运河口,皇帝乘坐的龙船泊在码头上,高大威武,高悬着金色的日月旗在风中飘扬,船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
宣宗在几百个童子军的护卫下上了船,身后随着个头戴四凤金冠,身穿紫色云凤纹,外罩红色大衫霞帔的皇妃,太监陈符一寸不离的跟着,金幼孜轻声告诉小舍:“这是皇妃吴贤氏。”
“这位皇妃怎么没听说过?”
“是汉王宫的女眷,充入后宫为奴的。宣宗见他长得倾城倾国的,便赦免吴氏的罪,安排她住在宦官陈符家中。”
“难怪,地位低怕别人欺负,看来皇上是真心喜欢她了。”
宣宗挥着金色的广袖走了过来,原来清澈的眼睛满了血丝,三十岁的年纪,已经有了下垂的眼袋,他用袖子捂着嘴轻声咳嗽着,小舍,金幼孜,胡穜,海寿,路公公还有阿海都跪着行礼。
宣宗绕过红色的廊柱,凭栏而望,河面泛起了波澜,船在笙歌燕舞相伴,中徐徐的离岸了,无数响礼炮后,朱瞻基朝送行的大臣微微挥手,小舍看到他的眼光中充满的是疲惫和倦意。
航船乘风破浪前进,小舍几个看着皇帝皇妃上了中舱,便定心回到甲板大舱内。
第一天,什么事没有,詹事府比锦衣卫和童子军闲,他们负责警卫,比司礼监,御马监的太监闲。太监要忙里忙外的伺候皇上。
只有一个太监空的,他就是南京守备太监金英。他是搭船回南京。
金英和皇上同龄,安南人,是和王瑾一样,属于聪明俊俏的男童,被张辅阉割了送给朱瞻基当玩伴的。
这太监见王瑾和海寿他们忙得团团转,也不去帮忙,钻到小舍他们的官舱闲扯。
他说,张辅四次征安南,从交趾共搬迁近一万七千人。
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幼童,他们中的很多人被选入朝庭,成了太监,资质聪颖、相貌不凡的还被重点培育,进入内馆读书,教育成才。
金幼孜道:“除了你,有号称“安南二阮”的阮安,阮浪,阮白,还有范弘,兴安和王瑾。”
小舍摇着头说:“还没洪武二十四年厉害,一次向朝鲜要了200名宦官。海寿就是那帮太监的代表。”
咱家来,是因北京为了建皇宫,南京来的工匠们明显不够数,成祖才给征安南总兵官张辅下的圣旨:“安南工匠技艺好的,尽数连家小起送赴京。”所以……”
“难怪有了阮安,阮浪和阮白这些紫金城的建筑设计师,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目量意营,悉中规制都他们说了算,工部反而听命于他们。”
“还有咱家司礼太监阮简,他重建了“万寿禅寺”。钱都是他自已掏的。”金英脸颊的肉抖了抖。
“金公公,我小舍也听说你用积蓄重建了一处圆觉禅寺?”
“阿弥陀佛,咱家是佛门弟子,广修福田是为自已消业,但比起王瑾公公差远了,王公公已经将自已南京修建的舍宅捐给了佛门,皇上亲赐“承恩寺”,你说这福德大不大?”
“这承恩禅寺,我还去过,长有五百有四十尺,宽有二百尺。东北皆附山垣,南边是山门。规模非常雄伟。”
金幼孜捋一捋长发:“说公公们捐款造庙,王公公应该算最有影响的了,不过皇上也念他的功德,赐给他二名宫女当妻,还御赐金印两枚,上书“忠肝义胆”、“心迹双清”,价值连城啊。金公公也有吗?”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