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孙和陈芜回来了,手里提着只野兔,说要养着,喜儿道:“奴婢去准备些草料,不然路上会饿死。”
一帮人告辞了白须老者,带着开心着的喜儿回到龙船上。
山东布政使石执中来了,被朱高炽一阵痛责。
石执中对皇太子乞求免灾租。高炽说:民今骨立,怎能忍心收税?当立即赈济。
山东布政使对手下道”邹县每人赈济三斗,其它受灾县二斗。”
高炽说:”每人六斗。我会上奏皇上,不要惧怕擅自作主。”
龙船离开邹县后便顶着西北风到了京城。詹事府还没建好,人员暂时分在吏部,对面是工部,左右是宗人府和夏元吉的户部。
夏元吉不忘旧情替他在三山庙找了套老房子,街上店铺不多,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街,但住着不少达官贵人。
这房子是唐代幽州就建,典型的大宅门。
迎面就能看到垒砌精致的影壁。影壁上画着松鹤,看来原主上了点岁数,喜儿摸着经过磨制的砖道:“詹事少爷,这是用什么垒的,这么硬生生?”
小舍想:“砖头,用泥放在火上烧制出来的。”
院中搭有葡萄架。种着一枣树、一石榴树,正中的北屋高大而豁亮,面阔三间,东西两侧建有耳房。
小舍让吏部的衙役把行李放到中间主房,对喜儿道:“耳房一样的,你挑一间住下。以后就是你的房间。”
喜儿挑了东面的,里面房间家俱都全着。离厕所和灶间也近。
丫髻放下了行李就来替小舍来整理床铺。
小舍道:“今天中午不用做饭,我们去街上买些要用的,你也可以熟悉一下路。”
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明帝国睥睨万邦。
在这一年新年之日,来自亚洲、阿拉伯、非洲和印度洋的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撤、卜剌哇、木骨都束、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喃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甘巴里等十六国国王和使臣们聚集在宏伟的北京城承天门内,向明成祖朱棣宣誓效忠。
他们是听从郑和的指令从大洋彼岸,坐着大明朝赠送的大船而来,这些顺从朱棣皇帝的小国统治者和其使臣们带着他们最好的礼物,来向永乐皇帝进贡,让他们目睹了雄伟神奇的都城紫禁城的落成典礼。
詹义道:“皇上说,至少有28个国家的首领在场,但不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拜占庭皇帝、威尼斯总督以及英王、法王、西班牙王和葡萄牙王。他们没有被邀请,是因为这些国家太落后,缺乏贸易的货物和值得我朝需要的东西。
小舍看着朱棣穿着金黄色的龙袍,端庄在奉天殿的龙椅上,接受万人的朝拜。心就像起伏的人群,激动不已,鼓乐齐鸣,欢声雷动,这是大明朝最辉煌的一天。
晚上成祖命礼部设宴慰劳各国使节。
三十日后十六国使臣归国,皇上赐他们钞币,又遣太监郑和率孔和卜花、唐观保、杨庆、洪保、李恺、杨敏、周满等人送十六国使臣同行回国,并带去成祖的敕书及赏赐诸国王的锦绮纱罗绫绢等物。
为了赶季风,郑和一行接到命令后急忙兼程出发。使得十六国使臣中的一部分因赶办不及,未能与郑和一道出发。
时间匆忙,不少外国使臣还没尽情,跟上郑和的船队,皇太子关照杨士奇和蹇义:“皇上密令,不能让他们在此呆太久,你们马上组织人员劝送他们,尽快回去。”
在季风降至之际,终算所有的外国使节坐上了太监洪宝的船。
小舍到北京三个多月了,天天忙到子夜才回,喜儿终会在门口打着灯笼等候他归来,庆典搞好了,外国使者也送走了,小舍这日回得早,见喜儿在替他把哂在院内的棉被收进屋去,便道:“这几天我没回来吃饭,你一个人吃些啥?”
喜儿替他换下衣服:“詹事不在,喜儿随便吃些,馍馍,煎饼,比家里的草好吃多了。”
小舍便进了灶间,揭开锅盖,里面剩着稀薄的人也照得出的面汤。
喜儿低着头:“那不是吃的,那是刷锅水。”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