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通判用筷子指着小舍道:“你不是也为建文皇帝而来吧?”
“老狐狸,不在锦衣卫亏了你,你从那看出来的?”
“胡濙告诉我的。”
小舍一惊:“他怎么知道我来?”
“他是不知道,但他来的目得也说是随便看看,他是那种随便的人吗?好像他的官就是为建文帝当的。一个四品礼部侍郎,不在皇宫给皇帝筹备北平建宫的事,来苏州溜弯干吗?”
“也许在苏州闻到了什么风声,皇上派他来的。”
“不都说在福州吗,道衍,郑和,王熙和家小子,都往福州跑,建文帝怎么到苏州来了?”
“我判断也来苏州了。”
“呵呵,你只是凭空猜的,拿不出证据。”
小舍夹了点菜道:“明天你陪我去趟穹窿山。”
蒋通判没料到小舍会想起去光福穹窿山,怔了一下道:“你信佛我知道,可穹窿山是道馆,你烧香烧错地方了?”
“我不是去烧香,我想去见见应文和尚!”小舍单刀直入的说。
“我佛道都不信的人,我不认得什么应文,应武的,你叫我怎么去找啊?”
“你敢说,穹窿山也没去过?”小舍的话变得咄咄逼人。
“又是那牛捕头多嘴多舌,这种人你也信?他上回犯上事了,早晚被处死。”
小舍隐约听出牛捕头,是要被蒋封口了,这牛捕头一定听到了什么,或者看到了什么。
“你表个态,到底明天陪不陪我去,如果不方便,我和黄钟二人去!”
“黄钟是干什么的,你怎么想起和他一起来的?”
“他是礼部郎中,胡濙的手下!”小舍故意激他。
“喔,原来如此,好吧,明天我要去趟吴江,后天随你去,晚上在山顶上住一晚也行。”
小舍心里明白了,建文皇帝一定在山上,他明日准是去史彬家通风报信。便索性逼逼他:“也行,明天我也去吴江,我们可以同路。”
老蒋“咚咚”喝了二口闷酒:“现在吴江是巩德当了知县,上次我去他还说起你。”
“说我坏话了?”
“人家虽然升了一级,那敢说你个三品大官,只说上次和夏元吉一起催货的事。”
“那好,郑和去年底又下了西洋,我去问问,他今年发了多少货,有没有赚得盆满钵满的。”
蒋通判笑了,笑得酒从牙缝里淌出来:“露馅了,原来你只是想盯着我。”
小舍怕他怀疑,便赌神发咒道:“我才不希罕你呢,明天我就在县衙内呆着。”
吴江离苏州才十几里路,几个人骑着马半个时辰便到了。北门城墙高近三丈,上面筑有飞檐翘角的城楼,几面旗帜随风飘杨,两个守门兵靠在青砖铺就墙上,见蒋通判带着一帮便衣疾来,一个立正,把大门缓缓打开。
这县衙大门,门上建了谯楼,上面摆个“漏壶”以计时刻,下面是县衙大门,共三个门。正中的门略大,门的两侧有上马石,朱漆大门,铜质铆钉,黄铜兽环。门上悬“吴江县”三字之匾。谯楼规制壮丽非常气派,画梁绘栋,飞檐朱楹。虽然是太湖边一个小小县城,而其县衙大门足以使人感受到明王朝的威势。
从大门到大堂甬道上的獬豸亭内竖“熙陵戒石”,石上刻有“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
第二进是知县厅,也建的奇美,周边“清简堂”、“图思斋”、“观政亭”、“环翠亭”、“诚斋”、“雅室”等亭台楼阁围着,景色清幽,精致典雅。
巩德见张小舍几个便衣轻装进来,吓了一跳:“张大人,微服私访,是不是下官出了什么错。”
张小舍坏笑着拉住他的手:“是来查你私房钱的。”
随后小舍把黄钟介绍给巩知县。巩德道”喔,你们没和胡濙在一起,他在这住了三天,昨日刚走。”
黄钟点了点头“都说小城故事多,这里是个富甲之地,又比较安逸,谁都想在这住上几天。”
蒋通判道:“你们谈吧,我好事做到家了,我夫人和千金都想买条丝巾,我去去就来。”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