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祥道:“我爹说了,再过个三,五年这皇宫九间殿堂都能建好了。规模绝对比南京的要大气恢宏。”
小舍道:“我看这雕梁黄栋,红墙金瓦就有那种震撼的感觉。”
蒯祥道:“唯一缺憾这北方水少,除了金水河,里面都用井水。还得想办法解决。万一数千人住进去,吃水要去宫外运。”
出了宫,兵部的员外郎杨继盛找来了,说兵部侍郎找吕震亶报倭寇之事,吕震道:“杨外郎,陪张詹事的钦差交给你了。”
两人便去了菜市口,那里柴,油,盐,米市挤了堆,米市胡同正在竖一块碑坊,那掏钱建碑坊的员外是杨继盛的亲家,拉着员外郎题字。这姓杨的也爽气,也没多思,挥毫就写了“便宜坊”三个字。
刚劲又洒脱,那员外道:“亲家,原本我想让你写聚财坊三字,没想到你写了便宜坊,也好,老百姓就要的是便宜,便让石匠立马照着雕刻。”
杨继盛对员外介绍了小舍:“就是他说想买些京城的便宜货,我把他引来的,“便宜”二字出于他。”
员外道:“这些市场都买南北货,地产货,不知詹事大人需要什么?”
“我娘肺不好,老咳嗽,听说北平秋梨膏能治病。”
员外戴着个瓜皮帽,穿着暗红色直身,哈着腰,摇着纸扇道:“巧了,咱李记专做这号东西,兼做茯苓夹饼、酥糖、酱菜,而且别无分店。”
小舍满心欢喜,要了一打。员外还送了不少糕点小吃,差人送到小舍住处。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