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性好,才思又敏捷,太祖觉得他才华横溢,当然赏识他,有一回对小解老表道:“朕与你恩同父子,你对朕应当知无不言”这个义儿子更起劲了,第二天他就洋洋洒洒写了个万字书,什么治国啊、礼法啊、用人啊等等,说了一大堆。”徐州同知对这个老表赞不绝口。
金幼孜坐直了身体,插嘴道:”什么狗屁《太平十策》,他以为要安邦兴国,把旧的全废除就那么简单。是按皇帝的意愿来,还是按你解缙的空口无凭的言论来?要命的他还替工部吴匪起草奏疏,还为李善长“佐胡惟庸“谋反鸣冤叫屈。李善长虽然与太祖一起出道,开国丞相,后被封为韩国公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这是不争事实。太祖没给兄弟情面也是人人心知肚明的事情,他偏要挑尴尬的提。”
徐州同知叹了口气道:”解老表就吃亏在好胜性强,处处代人草疏,事事口诛笔伐,一般人不放在眼里已经是如履薄冰了,对皇亦屡加诘问,这不自讨苦吃吗?”
小舍道:”枪打出头鸟,解缙才气高自然会招人忌妒,再加他嘴不饶人,得罪的人自然就多,谦受益满招损。”
徐州同知对金幼孜道:”金大人,永乐初年和解缙一起进内阁的,除了来自浙江永嘉的黄淮、福建建安的杨荣之外,江西人有吉水的胡广、泰和的杨士奇、南昌的胡俨和新干的你四位同乡,大家称之为“股肱之臣“,对吧?”
金幼孜脸露出一丝得意:”和皇一块北伐的没几个。”
小旗喊了一声:“大人,泰安城马到了。”
小舍掀开车帘,前方朵朵红云和山峰相融,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泻入层林叠翠的泰山的西坡。在瑰丽的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如镶嵌着各种奇珍异宝般的光辉,山脚下的城墙也抹了五彩的浓妆,宛若一幅巨大的水墨画,鸟儿在城市的空气翱翔,渲染出一丝宁静和安详的色彩。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