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终于答应金忠等大臣的请求,决定十一月份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行冠礼于华盖殿。这天退朝后请杨士奇、杨荣、杨博、金幼孜和金忠,吕震,黄俨几个到乾清宫商议,皇道:“册立皇太子并行冠礼,寡人应该给他个什么礼?”
杨士奇道:”按祖训给皇太孙敕字。”
杨博道:“这个好,不仅遵循先皇之祖训又扬我大明之文化。”
皇道:“你等都是才子,每人给我草拟一条,让寡人甄选。”
这可像考状元一样,而且是即刻的,几个大臣没料到,在殿里徘徊不定挖空心思构思。
结果没有一条令皇满意,朱棣道:“去年在漠南沙漠,寡人见那石碑的碑文写得特别好,只是记不清了。”
金幼孜道:“皇是叫我们去看过,但风沙吹得凶猛,字迹也潦草,个把字没能看太清楚。”
朱棣道:“金幼孜你记得那地方,朕派你再去漠南走一趟,录回那碑文。”
吕震道:“皇,不用派人,微臣记得。”吕震学问不高,记性十分的好,他当着皇和众多的大臣面前写出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十个字。
永乐皇抚着长须,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字条道:“像...像......”
金幼孜在小舍面前学着皇的样子,叙述今年早朝后的一幕。
小舍道:“大人,皇令大人去北方走一走?”
金侍读道:“皇做事,一贯认真细致,他不确认的事是决不会去干的,吕震一走,皇便下了圣旨,要微臣立马去漠南找到那块石碑。”
右谕德兼侍讲金幼孜与金纯关系十分要好,他俩在北伐时曾与胡广等一起在山谷中迷路,陷在山谷中。第二天才摸索着回大本营,那个晚,皇派出十几名使者去找他们,但都没有找到。他们回来后,皇非常高兴。
这次皇派金幼孜回漠北核对碑文的字句,金纯向他推荐了张小舍。
这差使看是轻松,其实是很累人,四千多里,皇的北伐大军走了近三个月。
金纯对小舍道:“大学士金幼孜是个文人,书呆子,性格比较内向,骑术又不好,次在漠北深谷里迷路,就是他老从马掉下来,脱离了队伍造成的。所以你要多出主意。”
因此小舍特地从驿站挑选了两辆马车,以备不测。
横渡了大江,便到了江北,时值初秋,天高气爽,隆隆马蹄声又起,尘土中马队向凤阳进发。叶儿开始黄了,田间麦色一片,全是暖暖的丰收景色。天又那么蓝,凉爽的风从窗户飘进来,没了夏天的闷热。金幼孜诗性勃发,他念道:“万乘统元戎,鸣銮出九重。暖尘生辇路,晴雪照行宫。旗影西山外,笳声落照中。书生怀脱略,须敌万夫雄。”
小舍道:”大人新作的吗?真不错,文笔秀丽,结构严密,颇有杜李之风,闻之如行云流水,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久久不能忘怀。”
金幼孜得意洋洋的道:”哈哈哈,张郎中真会夸人,次随皇北伐,写了首《春日随驾北征次清河》,扬荣说愚兄写得太软了,今天改了一下,味道就不同了。”
小舍道:”下官听金纯尚书说过,北伐时銮驾驻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金幼孜献诗,杨荣献铭,明成祖都以最高等级给予奖励。”
“金纯没杨兄义气,回在山谷迷路。愚兄的马鞍坏了人从马摔了下来,胡广、金纯两人不闻不问,独有杨荣为愚兄把马鞍重新固定,走了一会儿又掉下来,杨荣便将自己的马让给愚兄骑,这时候山谷里,阴风四起,鬼哭狼嚎,吓得愚兄心惊胆战,魂飞魄散,在黑暗中摸索到第二天才到达大本营。”
“也许那时金纯大人的处境也十分为难,荒芜旷野,月黑风高,吉凶难卜。”
金幼孜点点头,道一声:”也许......”便把乌纱帽取下来准备打瞌睡。
小舍道:“学士大人,轿风大容易着凉,前面就是凤阳了,要不下去休息会?”
金幼孜一听先皇故乡,有了精神,他道:“次皇北伐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会儿我们下去,这里的玛瑙白玉太好吃了。”
小舍道:”就是酿豆腐吧?”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