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舍以为纪纲是把弓箭递给他,便摇了摇手,从肩取下金忠昨天借给他的弓,面用青铜饰着,非常的华美。
纪纲道:“杨侍读是个文人,射不中也是有情可原,金忠大人是兵部的统领,身经百战,是否可以让本官长长见识。”纪纲傲气昂昂的。
小舍没料到纪纲会如此无理,想让金忠当面丢丑,便挺身去:“纪指挥使大人,金忠大人把弓箭借给我,小人在弦已经调整了,恐怕会手生些,今天皇太子正开心时,不如下官献丑,博众人一笑。”
皇太子像熊一般嚎笑着:“我滴少卿,你没射寡人已经开心了,你便射没事,只要把苹果给寡人留着就行。”
纪纲见小舍初生牛犊之气来了,有心难他,让手下拿来三个鸭蛋:“殿下有旨,苹果留下,你就射鸭蛋吧。”
几个大臣看出了纪纲的用意,连他的死党刘观也摇头道:“这鸭蛋光溜溜的,别说箭,便是风也吹落下来。”
纪纲道:“这是煮熟的,下面敲碎些便不滑了,不过张府丞你只能按皇太子的旨意喔。”
三个鸭蛋叠好了,远在百步之遥,在阳光下有些耀眼,色彩也比苹果暗淡多。
小舍来回摇动着胳膊,大口大口的呼吸,做好了最后准备,一阵风突然吹来,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正好把阳光挡着,胸前的七彩珠亮了,小舍一个箭步侧身飞速驾箭,张弓,瞄准,松弦,也就瞬时间,剑离弦而去不偏不倚正中目标,中间的鸭蛋被箭带了出去,首的那颗自然落到最底下那颗蛋,晃都来不及晃。
四处掌声响起来了,皇太子站了起来,推开太监的搀扶道:“好箭,好箭,把其它两颗也给寡人射了。”
话音未落,小舍连发两箭,箭如长了眼睛一般,鸭蛋全飞了。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拍掌也忘了,皇太子从桌后绕到小舍身后,伸出大手想拍他的掌,来个击掌相庆,不料裤子脱落了下来,把个露出一双白白的大腿全露了出来。原来坐下时,嫌裤腰勒得太紧,悄悄的解了面两个扣子,一激动忘了系。
有这下的主子必有这下的奴才,黄俨见皇太子肥大的裤子落下,赶紧用身体挡在太子身前,害得两小太监手脚施展不开,一人拎着一个太子的裤腿往提,两个头便撞在了一起。
皇太子倒不急,叉着一双肥腿让他们弄。嘴里还在嚷:“众爱卿都看好了,皇亲率大军北伐,为我大明江山,为天下子民的安危,竭尽全力,我等众臣必效之,以张府丞为楷模,拿好手中的兵器,勤操苦练,建功大明之伟业。”
小舍觉得七彩珠还在胸前发烫,连四肢中的脉络都像沸腾的水在流动。
云散开了,太阳升到了清凉寺大殿方,金色的阳光把寺门边的高墙染成红色。寺周围依山堆着假山,绿树红花,掩映着红墙青瓦,皇太子和众官下山了,杨士奇拉着金忠,小舍道:“我们去寺庙吃素斋。”
寺内有一尊盘坐鎏金大菩萨,两旁分列18罗汉,小舍的七彩珠便是去寺庙途中拾到,他虔诚的拜着,嘴里祈祷着:“感恩菩萨加持,赐我宝珠一颗。”
金忠听得分明,道:“菩萨有眼,别说宝珠,即使赐你个砖瓦也会发光发亮。”
小舍往功德箱里放了些大钞,便随着杨士奇去方丈楼找老和尚。
老住持原来在报恩寺,依承的是法眼宗创史人文益禅师门下,杨士奇说是前几年周王朱橚隐居在这时,把他请得来当家,因为这里是禅宗的法眼宗的祖廷。
当家师道:“你们听说过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故事吗?”
三人都摇着头。
老法师用山种的茶叶泡了茶,给他们每人送,又道:“有次,祖师爷在讲经说法时问寺众和尚:“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的金铃解下来?”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听后,认为法灯能领悟佛教教义,后来这句话就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
“对啊,他有本事系,肯定有本事解下。”
一会儿用午餐了,小舍吃了后问杨士奇:“大人,这米饭怎么特别香甜,我连吃了两大碗。”
乡村小吏在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