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的热闹场景还在继续,叔祖陈祖蕴老爷子也组织了族中的青壮一起上山。按老爷子的说法,晋哥儿兄妹日子艰难,如今找得一门营生,自家族里自当提携相助,更何况晋哥儿去了应考,金榜题名就在眼前,光宗耀祖为期不远。老爷子眼光倒是高远,这高度也是没谁了。
这时候安县城里,陈晋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行装回家了。这一次回乡的队伍比来的时候两个人壮大了些,吴掌柜把客栈里热火的场面交给自家娘子,准备在业务经营之道上再上个台阶,又带上了还在满地捉苍蝇喂蚂蚁的儿子,说是陈晋才学高妙,带着儿子日日相伴,熏陶些文气,来日也做个读书人。苏郎中把徒弟丢在医馆,也收拾了包裹宣称要去云山采药,并直言要住到陈晋家里。最让陈晋惊讶的是师兄邱远意说县衙如今并无太多公务,就把一县事务丢给几个佐官,说是到云山乡体察民情去,让陈晋哭笑不得,觉得这师兄估计逃避公务才是真正的原因。得益于这些天的火爆生意,吴掌柜很豪迈地拿出十几贯钱交给陈晋,说道是本月的分红,陈晋也不客套,正好到街上购得些合用的东西,眼见得天气愈发的寒冷,又给小笛添了些衣物。忙了一日,第二天一早,一群人驾着牛车,邱县尊骑着匹马,当先往云山方向行去。
到得云山街,落日西斜,陈晋按捺住急切的心理,招呼了吴掌柜和苏郎中一行人往家里走去。将到家门口,却听得后山上一片闹热,一群人挖土的挖土,挑泥的挑泥,很是热火朝天,惊奇地停下步子:
“这是大生产的节奏啊!”
云山书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