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
这里比朱樉半年前来时已经扩大了一倍有余。
因为贸易的稳定,西北户籍制度形同虚设,人口自然大量增加。原来的神木县,已经无法承受人口压力。
离着两三里路的距离,看着起到高达三丈的样板,大部分还没有完工的城墙。朱樉问身边的诸葛正雄。
“神木的扩建工程可有通报布政使司?”
诸葛正雄点头,这么大的工程肯定汇报了。您不是明知故问吗?
这件事在建设以前,就已经在西安经历过热烈讨论。
毕竟神木的位置,虽然是边疆。但是他所处的第一道防御地位,并不适合大规模建设。
至于最后能够通过,还是因为赵敏在最后拍板决定的。
至于原因,那就是河西。
赵敏当时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以赵敏那般含沙射影的述说,所有官员都肯定了一个事实,河西在将来一定会归属西北。
有了河西,那么神木的位置就会后移。就会成为一个战略要地。扩大建设,也能储备更多物资。
“军师,本王认为没必要修建如此大墙。”
朱樉指着一段,还只有一米多高的城墙对诸葛正雄说道。虽然通过了布政使司,可朱樉觉得真没必要。
接着朱樉自信起来,继续:“很快,战争的方式将会改变。再高大的城墙,也抵挡不住钢铁的怒吼。”
“大王说的是火器?”
朱樉点头,诸葛正雄也不否认。他虽然没有朱樉那样坚定认为未来是火器主宰,但是,在见识过朱樉的步枪威力之后,诸葛正雄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是的,南京方面已经研究出了火炮。像这样的城墙,根本承受不住大炮的激烈打击。”
朱樉这话纯属胡扯。当然,诸葛正雄是无力反驳。
火炮诸葛正雄没见过,听朱樉的形容他也能猜测大概。毕竟脑子灵醒的人,善于思考问题。
不过对于城墙一事,诸葛正雄还是支持修建。
“大王,就算真如大王所说。可是城墙以臣看来,还是必不可少?”
“原因?”
朱樉问道。他很想听听诸葛正雄的高谈。自己应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也相信诸葛正雄明白了。
“其实从秦开始,别说城墙。就是长城也挡不住北方的铁蹄。可数千年来,为什么每朝每代还要坚持修建?”
“是啊!他们到底为了什么?明知无用还要坚持,真是执着。”
朱樉的感叹,让诸葛正雄斜眼鄙视。不过他的动作很快,没有被朱樉看见。
“因为大王口中的无用之物,代表了一种精神和信仰。”
“精神信仰?”
“不错。”
诸葛正雄提高音量,大声吼道。
“它代表着汉人坚韧不屈精神和一定能战胜的信仰。”
朱樉不知道诸葛正雄为什么如此激动。
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无用之物,尽然被上升到这种高度?
朱樉什么也不说了,也说不了什么。在他看来,与其说是精神信仰。不如说是给人一种安全感。
是的,至少在朱樉看来。城墙挡不住异族的侵略,挡不住内斗的战火。可它,却让生活在高墙之内的人们,感到踏实,感到安心。
没有共同语言的朱樉和诸葛正雄,都没有选择继续谈话。
沉默中同行的两人,都决定需要用事实告诉对方。你错了。
“大王千岁。”
在朱樉的旗帜被认出以后,正在修建城墙的民夫。全部放下手中的活计,对朱樉跪拜。
原本朱樉还在想怎么停下修墙的工程。他想的不是神木一个县,而是天下。必然需要事实说话。
突然听到连绵起伏的大王声。朱樉这才梦中清醒。
“都免礼,你们继续。”
“多谢大王。”
随着朱樉说完,大家又和没事人一样各自忙碌起来。这让朱樉很是欣慰。
习惯成就自然。久而久之,汉人的脊梁将永不会弯。
重生大明之秦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