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问:“曹操想要得到江东二乔,有什么凭据?”
诸葛均说:“曹操的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曹操曾经命他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的意思,就是说他家应该成为天子,发誓要娶二乔。”周瑜问:“这首赋你还能记得吗?”
诸葛均说:“我最喜爱这篇文章华美,所以背诵得很熟。”周瑜说:“烦请先生一诵。”诸葛均立即吟诵《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完后勃然大怒,离开座位指着北方骂道:“老贼欺我太甚!”
诸葛均急忙站起来制止道:“当年单于屡次侵犯我大汉疆界,汉天子尚且许给他公主和亲,现在怎么能不舍得这民间二女?”
周瑜说:“先生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妻子,小乔是我周瑜的妻子。”
诸葛均故意装做很惶恐的样子道歉说:“我实在是有所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周瑜说:“我和那老贼誓不两立!”
诸葛均劝道:“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免得后悔。”
周瑜说:“我承蒙伯符重托,怎么会屈身降操?刚才所说的话,只是故意试探。我在离开鄱阳湖的路上,就有北伐之心,虽然刀斧加头,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希望孝平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诸葛均说:“如果将军不嫌弃,我愿效犬马之劳,随时听从调遣。”周瑜说:“明天我去见过主公,便定下起兵。”诸葛均和鲁肃辞别回去。
第二天清晨孙权升堂。左边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多人,右边武官程普、黄盖等三十多人,都是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为一会儿,周瑜进来参见礼毕,孙权多加慰问。周瑜问:“我最近听说曹操屯兵汉上,发书信到我们这里,主公尊意怎样?”孙权立即拿出檄文递给周瑜观看。周瑜看完笑道:“曹操老贼欺我江东无人,怎么敢这么侮辱!”
孙权问:“都督的意见怎样?”周瑜问:“这事主公和众文武商议过了吗?”孙权说:“连日来一直商议这事:有劝我投降的,也有劝我迎战的。我还没有打定主意,所以请公瑾来作决断。”
周瑜问:“都是谁劝主公投降?”孙权说:“张子布等都主张投降。”周瑜问张昭:“我想听听先生主降的理由。”张昭说:“曹操挟天子以征讨四方,采用朝廷名号,刚刚又取得荆州,威势更大。我们江东之所以能够拒操的,只是长江。现在曹操艨艟战舰何止千百?如果他水陆并进,我们用什么抵挡?不如暂且投降,以后再图谋他计。”
周瑜说:“这真是迂儒之论!江东自开国以来,已历三世,怎么因为害怕就去投降?”
孙权问:“既然这样,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周瑜说:“曹操虽然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凭借将军神武雄才,依仗父兄基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应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怎么能够去投降曹操?况且曹操这次杀来,犯了很多兵家大忌:他的北方还没有彻底平定,马腾、韩遂是他的后患,曹操却急于南征,这是一忌;北方军兵不习水战。曹军舍弃鞍马上舟楫,和我们东吴在水上争衡,这是二忌;这时正是隆冬盛寒,马无藁草,这是三忌;北方士卒远涉江湖,肯定会不服水土,必定多生疾病,这是四忌。曹操兴兵犯这数忌,虽然人数众多肯定失败。将军想要擒拿曹操,正在今日。周瑜我愿请领精兵数万人进屯夏口,为将军破曹!”
三国之绝世妖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