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大事,入学也是大事。
而在大汉,普遍的入学时间共有三次。分别为正月农事未起时,八月暑退,十一月冰冻。学制随之分为三类,冬季入学的大多是“三月学制”,即一年十二个月,会有三个月的学习时间。春季入学则大部分是“八月学制”和“十二学制”。
普通学堂实行的基本是八月学制,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利用农闲时间来进行学习。大汉的学生可不像后世那么舒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离家近的,每到农忙都要回家帮忙种地收割。
庄子采用的也是八月学制,说是八月,真正学习的时间没有八个月。请来的夫子每十天会前来教导一番,其余时间一边做工一边自学。
对于王家庄子的许多少年来说,能读书识字,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放在大半年前,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那昂贵的束缚。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第一课便是正衣冠。
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正衣冠的时候,一般是先生给学子们整理好衣冠,之后才陆陆续续的进入学堂内部。
“小郎,弟弟妹妹们的衣服都穿好了。”
王家庄子里三十多个少年少女,包括宋山还有王虎十几个在外做事的人,全都回来了,每个人穿着过年时庄子做的新衣,在门前恭候夫子。虽然大多没读过什么书,但他们对于知识是向往的,同样是尊敬的。
王匡亦是等候一旁,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来的人不简单。
其名景丹,在历史上曾担任过长史,归附刘秀后,其为覆灭新莽,建立东汉,立下过赫赫战功。众人熟知的功绩中,如破邯郸,斩杀王朗,平定河北。
不但如此,景丹曾在钜鹿之战中,率领两千骑兵,突袭敌军,斩首数千,取得大胜。
有勇有谋,可谓一大儒将。
只可惜天下尚未一统时,便英年早逝、病死军中,可谓时也!命也!
历史上,景丹是覆灭大新的一员,但至少现在不是。那就可以交成朋友,甚至收入己方阵营中。
“景夫子是住在城外吗?”王匡在门边晒了会太阳,又指点了下陈小妹写着的狗爬字,看了看日头问道。
已经日过三竿,对方却尚未抵达,入学讲究时辰。
王匡虽不像古人那么迷信,但让家里的儿郎这么干等着也不行。
“仆前次去过景夫子家中,他寄宿在太学外的意见茅屋里,离这边确实有一段时间的。”崔良也有些无奈。
景丹家中贫苦,于长安游学后,手中钱财更是不堪重负,这才趁着休假来王家庄子勤工俭学。
王匡早就打听清楚,心中无多少意外。谁都有难以迈过的坎,等真正的迈过去了,一切都会变好的。
不过终究是没有让人多等,当景丹骑着一头小毛驴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众人松了口气。
“景丹拜见主家。”景丹下了毛驴,看着面前气质不凡的少年,心思转换便知晓是谁了,行礼道。
王匡目光扫了一下这位景夫子,发现年纪也就二十开头,整个人长得确实健壮。穿着的青衫洗的发白,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连他骑着的小毛驴的腿脚都被清洗的干干净净,是个完美的细节控。
此人莫不是处女座?
景丹继续道:“路中偶遇意外,景丹迟到一刻,是景丹的不对。知错而不自知者,是为狂妄自大。景丹告罪!”
景丹的态度很诚恳,不仅向王匡行礼道歉,还向后面的少年们行礼道歉。
王匡回礼道:“夫子言重了。”
知道请来的夫子来了后,增母等女眷也都出来,和景丹相互见礼,那头小毛驴也被老李头牵到了后院的马厩。
寒暄完毕,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王匡站在一旁观礼,只见景丹亲自为每一位学生的衣服整理好。整理完衣服,家里的少年们恭立在一旁,脸上带着稀奇和喜悦。
片刻后,在家仆崔良的引路下,景丹带领着王家二十多位少年走向了专门修建的学堂。宋山,王虎,闵泽等少年忙其他的事去了。
大新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